共建、共赢、共发展:安徽医改的路径分析

医改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徽医改的特点是在省级层面注重制度的整体设计,并根据不同机构的特点和功能定位,设计不同的改革路径。

机制先行

《决策》:安徽医改是全国的“排头兵”,从基层医改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再到综合医改试点,“安徽路径”引起全国的关注。两年来,安徽综合医改的具体做法有哪些?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谢瑞瑾:安徽的改革是遵循国家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整个路径从基层开始,一步步朝上按顺序进行。安徽从2009年开始基层试点,2010年全面推开,2012年开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2015年开始围绕综合医改,启动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安徽在整个医改当中,和其他省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省级层面注重制度的整体设计,而在制度设计中,会根据不同的机构特点和功能定位,设计不同的改革路径,并在全省统一推进。

安徽作为综合医改省,综合医改最核心的就是强调一个整体的综合性的调整,和过去单独搞是不一样的。过去基层医改的时候,只注重基层的改革,对县级城市没有关注,到了城市,只关注城市。但综合医改就是从城市到乡村,一起改,根据不同的机构,我们采取不一样的措施。

在改革当中,安徽结合省情,尊重医学规律,同时也尊重市场规律,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没有好的机制创新,光靠行政手段,改革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从规律上把握,找到好的機制来推进改革,包括医联体和医共体等具体措施,安徽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金玉莲:安徽综合医改是个系统工作,就安徽省儿童医院来说,在2014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了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第一家,全国现在都在推广这个模式。这个思路是超前的,我们之所以能成立儿童医联体,这是因为从2011年成立第一个安徽医疗协会,这为之后进行综合医改,成立儿科医联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另外,各个市县的院长们对这项工作都十分积极,他们特别有担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能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儿童医联体的成立对医院儿科的发展会起到特别大的作用。

为了能确保儿童医联体建设运营,我们不断拓展技术资源,在做强平台、完善制度方面尽心尽力,依靠院内外平台和制度,儿童医联体得以顺畅有效运作。儿童医联体模式包括六个绿色通道、五个机制和五大体系。

首先是六个绿色通道,一是预约挂号、诊疗绿色通道,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患儿凭借“就诊卡”可以直接走专设的绿色通道,享受“三优先一直接”的服务,包括优先预约、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确保住院患儿直接住院。二是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三是检验、大型设备检查绿色通道;四是重症患儿转运绿色通道;五是远程会诊绿色通道;六是信息共享绿色通道。其次是五个机制,包括建立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质量控制考核、学科建设和科研协作。最后是五大体系,包括组织制度保障体系、急危重患儿急救转运体系、远程会诊体系、多层次多元化的带教培训体系、信息畅通沟通体系。

通过这六个通道、五个机制和五大体系,实现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的目标,构建全省儿科大医疗、大科研上下联动的“一盘棋”的新格局。

杨辅仁:2012年6月,天长市被列为国家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6年又被确定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积极发挥带动面上改革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五大机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让看病成本“降下来”。首先持续降低药品价格,从2012年10月开始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5年,通过“量价挂钩”降低药品价格,医改以来降价的药品品种达到1908个,药品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

其次,明确财政补偿政策。近年来,市财政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逐年增加,由医改前每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2800万元。同时,对县级公立医院截至2012年12月31日已经形成认定的债务3525万元,纳入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

最后,优化运行机制。通过带量采购节约的费用用来降低药品医保支付价,让利患者。

二是建立落实高效的政事分开机制,让管理效率“提上去”。包括落实政府的“四个责任”、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治理结构、创立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对公立医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实行总量控制、结构管理、执行动态调整。

三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让医务人员“有动力”,包括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实行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优化和落实医院内部岗位目标绩效工资制度。

四是建立完善的医保惠民机制,让患者利益“有保障”。通过整合城乡医保、实行多种医保付费方式、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成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治基金协会,多方位保障患者的利益。

五是建立规范的医疗服务机制,让外流患者“留得住”。通过强化路径管理、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和逐级转诊、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包括实行双向转诊、强化对口帮扶、开展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经费、资产管理的试点工作、强化区域合作、推进信息共享,让大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资源可共享,医生往下走,基层强起来,县、乡、村医疗机构成为一体。解决了“小病跑大医院、名医看小病”的问题,让“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实现了居民“少付费、少跑路”的目标。

三方共赢

《决策》:安徽综合医改的很多具体措施都开创了全国的先河,在摸索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让“安徽样本”具有可复制性?

金玉莲: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一共有三种形式,一个是托管型的,像安徽金色童年儿童医院,它是一所社会资本投入非营利性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是由省儿童医院全面托管的。另一种是技术支持型,这种比较简单,没有利益问题,也能解决很多问题,主要通过业务扶持,我们拥有百强儿童医院等大型医疗协会的技术支持,彼此依靠社会责任做事,互相联系。还有一种就是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科室共建。

儿童医联体像一个无形的网把省级三甲医院和地市县医院儿科、妇幼保健院及基层医疗单位编织在一起,让我们生病的孩子看病更为便捷。患儿可在家门口的医联体成员单位看病,这些单位通常有省儿童医院专家进行指导和帮扶,重症患儿可凭医联体就诊卡通过绿色专用通道直接转到省儿童医院进行专家会诊,不用挂号,直接就医,直接住院。

其次,还可享受省城乃至全国一流儿科专家的诊疗服务和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医联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满足医联体单位远程医疗、会诊需求,医联体建在省儿童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与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全国知名儿童医院实现联网,与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实现对接,基层疑难重症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甚至全国一流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为抢救危重症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有效缓解了特别是基层患儿看病难的问题。

陈干全:儿童医联体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常见病在基层、疑难复杂危机重患儿到三级医院”的建设,在这过程中形成了群众、医院、政府三方共赢的局面,凸显了儿童医联体探索价值。

除了群众得到实惠,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外,医院的医疗业务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辐射和延伸,解决了优势资源共享问题。

一是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儿科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大幅增长,收益率不断提高。三是大医院收治的危急重疑难杂症就诊的患者数量增加,常见病就诊人数降低,医院总体收益提升。

同时,政府也获得了经验,解决了医改探路问题。首先为安徽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医疗改革探明了路子和积累了经验。安徽是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肩负着为全国改革探索经验的重大责任。安徽儿童医联体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发挥了大医院的人力、技术、设备优势,促进了省儿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初步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化、医疗服务信息化,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的医改目标积累了经验。

其次在政府没有太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儿童医联体有效解决了我省儿科人才不足的问题。全省儿科医务人才相对匮乏,比例约为0.2个儿科医师/千儿童,市县级医院对危重患儿抢救经验不足,80%的乡镇卫生院更是没有专职儿科医师。随着二胎政策实施,儿科医师紧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儿童医联体以儿童医疗协会为平台,免费开展了形式多样、面向各级的儿科医务人员的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有效缓解了儿科人才不足的现状。

三是开创了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儿童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载体,它涵盖妇幼保健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儿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联体的成立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是面对公立医院医改方向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为全省乃至全国各类三级专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辅仁:医改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处于“深水区”,更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强力推进。同时,需要深化联动改革,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天长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纳入县域改革的总体范畴中,统筹推进三医联动、上下联动改革。

此外,还应充分重视发挥医保的监督、引导和制约作用。包括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对医共体实行硬性预算约束,将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医保基金守门人,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同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有利于加强医院资源利用和臨床治疗风险控制,在确保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患者住院床日,降低医疗费用。并对部分病种实行同病种同医保支付价,利于引导患者县域内就诊,有利于提升基本医保补偿公平性。

另外,还应建立体现劳动价值的分配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发挥薪酬分配机制对人才的吸引和良性激励作用,引导医务人员行为改变,也有助于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

最后,要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逐步构建协同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天长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契机,主动转变健康理念,推行健康管理,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以传统治疗为主,向预防保健领域的延伸,具有构建协同整合、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趋势,体现了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

健康安徽

《决策》:按照2017年、2020年分步实施的整体安排,下一步还将有哪些深化改革的措施?

陈干全:医联体是“医”、“联”、“体”的有机结合,所以首先必须做好“医”的文章,要把医好病人、解决群众看病难作为医联体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面对医联体改革新棋局,要勇于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战略层面上真正引领医联体,大医院切不可借医联体之名,以实现跑马圈地、增加自己收入的目的。

其次,必须做好“联”的文章,要把集团式发展,一体化运作作为医联体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坚持集团式发展,以制度将成员单位紧密“联”在一起,另一方面,坚持一体化运作,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成员单位紧密“联”在一起。最后,必须做好“体”的发展,要把深度融合、完善体制机制作为医联体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谢瑞瑾:目前,安徽省提出要建设健康安徽,习总书记也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也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方针,就是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也是我们之后的工作方针。

就改革来说,我们继续围绕五大制度,包括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协调推进。整个卫生服务体系涉及的面多,十分庞大,但我们下一步仍将围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围绕五大制度的构建、围绕健康安徽建设,统筹推进。

推荐访问:安徽 共建 共赢 路径 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