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现实选择

[摘要]21世纪在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种种新的趋势性特征。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在统一整体性、经济目的性、生态平衡性和社会一体性宗旨下,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标构成的复合体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主导力量。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6-0028-06

一、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在统一整体性、经济目的性、生态平衡性和社会一体性的宗旨下,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标构成的复合体系。包括:(1)经济目标。它是农村现代化的直接价值取向,表明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产值构成、商品率、投入产出率、劳动收入等。(2)生态目标。主要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实现农村人口、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包括: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资源产出率等。(3)社会目标。主要有农业人口供养数、农村人口识字率、文盲率、科技人员拥有率等。(4)技术目标。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学化,用科学技术装备农业,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保护环境、改善和丰富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目的,也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传统体制下,我国曾把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简单地确定为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1979年以来,虽对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提出了机械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新目标,但并没有涉及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态环境等内容。反思我国探索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认同陆学艺的研究,21世纪上半叶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在以上四个既定目标下,将具体通过九项指标体系体现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进程和水平(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农村现代化的各个阶段九个具体指标是各不相同的。起步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0元,而小康阶段则变为5000元。但总体而言,九个指标在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上的变化规律是,凡是正指标都是从小到大变化,负指标则从大到小变化。同时九个具体指标的实现是一个整体推进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方面在各阶段的发展都是同步的。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各项指标因为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基础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不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即是说,各个指标的确定都受到已有的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不能要求起步阶段的城市化速度和人口非农化程度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完全一致。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导致各个阶段性的目标指标对农村现代化的贡献大小有各不相同的评分(见表2)。

从表2各阶段的评分结果可以看出,起步阶段的目标指标贡献率为31.15%;小康阶段的目标指标贡献率为53.1%。因此,根据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阶段性结构,起步阶段和小康阶段对我国农村现代化具有的重要性超过后面两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我国农村现代化最关键、最艰巨的阶段,有些指标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等的完成存在诸多困难;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电视机家庭普及率、恩格尔系数等指标的实现相对容易些。因此,顺利完成前两个阶段的目标指标,意味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二、农村现代化的趋势性特征

1.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科技化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面。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明显的区别是,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生产的目的与传统农业仅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不同,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市场需求,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故人们常用粮食商品率的25%以下、50%以上、75%以上和100%来说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不同阶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农业必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竞争力的增强,一是有赖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方式和机制;二是有赖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率。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已难以适应竞争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农业已开始向以社会化大生产和规模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运用,如生物技术中植物遗传的控制与改良,遗传工程控制和繁殖微生物等,使得种质基因资源不断发掘,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名特优新农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科技化互相依存,共同构成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2.农业向都市型工厂化方向发展

传统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状况受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21世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向工厂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借助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其间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自动化,是一种高水平的“种植工厂”。这种工厂可以凭借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工厂化农业一般在都市的周边发展起来,所以又被称为“都市型农业”。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网、交通网,完备的基础设备和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这种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3.知识化农民群体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不再主要表现在体力上,而是更主要地表现在对知识和技术的拥有和应用上。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成为农村劳动者终生不可缺少的行为。学习和使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将成为广大农民的不懈追求,“硕士农民”将不再成为新闻。培养21世纪新型的知识化农民群体,一是通过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农业科技骨干;二是办好农业中专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发挥远距离教学优势;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多层次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知识的普及。

4.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促使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起点和必经阶段。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是传统农村一新农村一中心村一新集镇一小城镇一中心镇一小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大城市,是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运动,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不仅是时间概念,也是空间概念。农业产业化、农村工

业化、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农村社会现代化等“化”到哪里去?实践表明应逐步“化到”小城镇去,农村城镇化正是农村现代化的载体。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也加快了农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走向终结,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和职员,由农民变为市民,部分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经营者,实现人的现代化。

5.农村信息网络化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村社会渗透,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通信光电和遥感等多项技术在农村广泛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它表现在借助于各类信息资源,使村务公开化、透明化;农民更重视利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推进,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农民,都必须提高获取和反馈各种信息并迅速决策的能力,建成发达高效的信息网络,保证市场信息通达、真实和传递快速。如在发达地区许多农民已开始运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了解最新农业技术等,因此,农村信息网络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6.农村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

这是农村政治现代化的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先进的政治文明涉及完善、规范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政治建设机制、监督机制,以及保证这种制度和机制正常运转的规范程序。一是创新村民直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机制,确保农民的民主选举权利,通过制定村委会选举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共识,增强村民参选的自觉性;通过周密组织、依法选举体现农民的民主选举权利。二是创新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推进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化,通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即村委会的作用,推进村级行政管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使广大村民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村内重大决策让村民或村民代表参加,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利。

三、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包括了新风尚和新农民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现代化的关键。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现实条件下,要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现代化,最主要的是农村劳动者观念的现代化和素质的现代化。一方面,从观念更新上讲,农村劳动者应摒弃传统的小农观念,树立新型的生产观念、经营观念、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由于受小农经济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依然十分严重,小富则安尤为明显,“按自然经济观念务农,按传统耕作方式种植传统作物”的农民大有人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生产经营观念势必导致劳动力投入和产出的巨大反差,最终影响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阻碍劳动者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要求农村劳动者根据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注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不断汲收新知识和新信息,树立新型的市场观、效益观。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现代化。农村人口素质的高低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最关键的因素。从提高我国现有农村劳动者素质来讲可以从多方面人手,包括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民加强职业教育、短期技术培训。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向农民推广科学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方法,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新路;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一支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包括从事管理、科技、信息、推广开发等各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业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

2.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村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在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下,从目前看要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必须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优良农耕技术相结合,开拓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技贸工农一体化、农科教一体化。在构建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时,应将常规现代科技与高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与引进的工业技术等相结合,通过大量先进适用、综合配套技术的组织和推广,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并形成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生质的飞跃,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本世纪中期达到70%—80%。

3.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

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层次化是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之一。我国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第二、三产业薄弱,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目前尚缺乏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农民视土地为生命和获取生存资料与收入的主要来源,离开土地,农民就等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小规模土地经营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吃、穿、用,但形成了一个满足自我生产、自我服务、自我保障需求的封闭式的经济循环圈,由此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要通过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比如,通过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引导,使农民从分散的、小而全的生产经营境况中逐渐走上专业化生产道路,进而使广大农村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科学、高效地组织农业生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上台阶,使一、二、三产业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和发展速度。

4.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客观上要求农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武装农民,以发达的信息把农民与外部市场联系起来,通过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扩大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和各类农场的专业化发展,使

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的运用成为可能,从而才有可能使农业资源合理流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效益。特别是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通过积极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生产可以完全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管理,做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经营方式现代化,产供销一体化,拓展农产品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经营管理向现代化的迈进,有利于降低成本,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的利益。

5.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其中最能直接感观的表象化目标。村容整洁的一大重要建设内容就是要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农村水利供给系统、农村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给系统、物资仓储系统、信息通讯系统等。目前,我国农村基础结构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运输系统落后,导致部分农产品流通不畅;能源供给系统落后,导致部分家电产品无法进入农户;水利设施落后,影响农业生产;信息通讯落后,影响农产品销售等。这些都说明,我国亟须调整农村落后的基础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相应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从立法上确保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可靠性,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

6.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村资源环境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基准就是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长期以来由于生态平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现代化建设。同时,农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独特产业,不仅追求产业利润,而且还要承担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尤其是在农村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农业应逐渐由单纯追求产业利润向“追求产业利润和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通过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采用高效安全的农业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尽可能减少农业系统内部的污染程度,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土壤改良、沙漠化治理、草原的更新改造等,把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在21世纪初期,基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的增长大于治理的不利状况,争取每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3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3.92%提高到22%以上;农田园林化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

7.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中所要求的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让农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民增收,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不能少于6000元,即每年的增长率不能低于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由贫困型消费转变为温饱型消费,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小康型消费。但是,由于我国9亿多农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各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和产业、产品结构演化的方向。特别是目前我国农民的消费结构仍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在食品消费中,蔬菜、水果、肉、蛋、奶的消费依旧偏少;在其他消费中,文化、娱乐、教育、劳务消费偏少,而“人情消费”偏多等。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此,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应的消费经济政策,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原则,明确不同地区具体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目标,并作为各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之一。逐步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消费习俗,引导农民调整消费结构,改善农民消费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农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既定的膳食营养目标,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模式,使农民生活消费由小康型逐渐向富裕型过渡,生活质量发生质的飞跃。

四、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和主导力量

1.以农业科技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主导力量

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中的一个系统工程,而科学技术是其重要的支撑点和不可缺少的主导力量。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为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把科技作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组装配套,产生新的生产力,形成集约化的专业化生产经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以加快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当今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产业化,培育了大批动植物新品种,多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生物疫苗等产品已广泛用于生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技术迅速发展,设备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食物为概念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以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切既突破了传统农业科技的范畴,又发展了传统农业科技中的核心部分,而且从产业化人手,可将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问题统筹兼顾,将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全面结合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其重要的解点是成果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成科技企业;二是农业或其他行业的企业通过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合,引进新技术或自主开发新技术,进行市场化生产和经营。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很好形式和有效形式,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必然促进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系统的各个环节,如以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系列化的技术推广服务,不断将科技信息、技术、产品等传递给参与者——农户,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将现代投入要素和现代科技成果普遍应用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从而改善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引入和输出,必然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农业向高级化产业发展。

3.以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投入产出比

一般认为农业科技水平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和发明新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带来农业产出增量变化的过程,又称为硬技术进步。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除包括硬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软技术如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改善等引起的农业产出增量的变化。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广义的科技进步对提高投入产出比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一,农业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其二,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更熟练地掌握已有的技术,从而提高对技术使用的有效性,使得每个生产单位都能达到或接近推广技术应当达到的投入产出水平。其三,新科技的应用,拓展了资源的配置空间,提高了资源的分配效率,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更立足于已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与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其四,生产技术体系的不断改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对外部市场条件的有效利用,必然带来产业化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具体体现为三个受益:农民受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缓解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受益,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和质量保证,实现均衡生产、均衡销售,提高经营效益;政府受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使得科技兴农战略得以有效实施。

(责任编辑:张琦)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现代化 现实 农村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