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法制化建设与管理路径及其成效刍谈

摘要:《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是我国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重大成果,为图书馆的依法治理提供了法律遵循并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刍谈图书馆法制化建设与管理的外部法治体系和内部管理结构,探析内外结合、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路径,以期达到建设先进图书馆文化、有效传递馆藏文化信息资源、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的效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法制化;制度建设与管理;成效

中图分类号:D 922.16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规制图书馆的行为,促进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类服务,妥善满足读者的各项需求,发挥图书馆效能,必须进一步加快图书馆法制化建设进程。图书馆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及其完善的运作机制,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沿着健康、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1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图书馆依法治理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按照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图书馆机构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依法管理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功能,为图书馆发展提供经费来源保障,必须要加强图书馆的法制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保障读者权益,实现图书馆职能,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引导图书馆事业走国际化道路。

2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宏观机制

从宏观机制上看,图书馆法制化建设首先要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运行;其次要得到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协作,获取良性发展空间;最后,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法制化的主体,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基础信息等制度建设,努力创新,强化服务职能,才能在法制化的道路上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2.1实施《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图书馆法制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公共图书馆法》只是第一步,若要有效发挥法律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还在于后期的具体实操。《公共图书馆法》可以被視为为图书馆建立了法律层面上的规矩,明确了图书馆“应为”“可为”和“禁为”的界限,为图书馆的各类行为提供指导作用。对于图书馆事业从业者而言,只有深刻了解法律规定的内在要求,才能在设计、开展各项业务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从而更加切实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图书馆的发展程度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图书馆可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图书馆发展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读者需要,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将法律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目前,真正地能否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的只有《公共图书馆法》这一基本法,且仅从较宏观的角度做出了相关规定。至于能够落到实处的细则,仍需要各地方政府及各类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公共图书馆法》制定与之配套的其它法规及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的图书馆法律体系,保证各级别的法律、法规及细则能够衔接配套,避免出现法律层面上的冲突或真空。

2.2推动政府履责,争取良性发展环境

《公共图书馆法》是一部具有指导性的法律规范,但在条款规定上,更多地倾向于行为模式,即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违反了相关法条时各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该法具有较强的“软法”特征。正因如此,法无明文规定则更难以得到自觉贯彻实施,其“软法”的特性也要求政府等权力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以便更好地将《公共图书馆法》中的义务性规定落实到位。各法律规定在实施的动态过程中需要采取既有针对性又行之有效的相应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政府行为模式的劣势。图书馆只有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前提下,才能够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赢得更多的政府力量支持。此外,积极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也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只有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明确其在图书馆领域的事务管理权和责任,充分联动政府履行其图书馆事业发展主导者的责任,才能使图书馆法制事业发展成为长效化、制度化的政府工作内容之一。

2.3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提升依法治馆能力

图书馆的基础信息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及数字化建设在《公共图书馆法》分别做了明确要求。若想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职能,在互联网时代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拓宽社会大众获取文献资源的方式。推广全民阅读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与传播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比如GPS定位、3D触摸技术、图书馆自助借还功能、手机APP公众号查询功能等等。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新技术之间的合力联动,应成为图书馆基础信息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努力构建覆盖广泛、信息丰富、技术先进的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不断依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有效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4重视服务创新,彰显图书馆功能

近些年,我国正积极探索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图书馆联盟,横跨省市县三级,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国家现已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给予新的服务模式以保护,使得这些服务在具体实务操作过程中有了法律依据。有了《公共图书馆法》即有了风向标,以此为据,创新服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推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图书馆法制化建设进程,更好地彰显图书馆的功能。

3图书馆法制化建设和管理的具体路径

图书馆法制化建设不仅须要外部的力量支持,更需要从自身制度建设及管理入手,明确图书馆开办的具体条件、严格馆员职业资格门槛,提升自身管理策划能力,多举并措完善图书馆法制化建设及管理。

3.1规范图书馆开办条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已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有一重要举措对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有重大借鉴意义,即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推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法人实际上是民商法领域的专用词汇,是属于偏私法领域的范畴,推动我国图书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要大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以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治理水平。这就要求图书馆应积极寻求与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管理图书馆,完善建设与管理的参与机制,在管理与服务效能的提升中,不断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譬如,应积极探索“图书馆十社会力量”的新型服务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务的积极性;搭建志愿服务参与平台,疏通社会捐赠渠道;努力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社会力量与图书馆的“双赢”合作。除了治理结构趋向法人制度的变化,在图书馆设立的条件上,也趋向于偏私法的范畴,如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有明确规定,设立图书馆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要有章程,章程的具体内容与公司法中对公司设立其章程的要求相似,不仅包括图书馆的属性及名称等等,更包括了其业务范围和管理制度,以及最终地终止程序和财产处理等具体事项。该规定都是对法人治理方式的重要支持和补充。以法律的权威性为图书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供操作可能性。

3.2完善馆员职业资格,增强精细服务能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术性、公益性、服务性较强的业务单位,担负着书籍典藏及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及服务社会、传递科学情报及智力开发等社会公共职能。因此,制订和实施行业资格认证,有助于规范图书馆从业标准,加强和稳定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服务质量,重塑图书馆形象。

“法无授权不可行”。相应的法律规定则是建立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当前,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落实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如何落实职业资格认证,一是呼吁加强立法,强制实施;二是建立行业联盟,制订《规程》,倡导实施。从而更好地促使图书馆用人制度进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图书馆从业人员之间展开良性职业竞争,推动图书馆人员准入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必将有助于引进、培养优秀专业的图书馆员,有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实现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有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图书馆的整体价值。

3.3增强专业策划能力,提升管理软实力

当基本的开馆条件、人员准入制度较为完善时.图书馆的专业服务职能就将成为图书馆自身实力的有效体现。圖书馆的专业策划能力,体现了图书馆的软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包括对图书馆内部环境等装饰的策划,还包括一系列与服务相关的系统、完整的前期策划。每一个图书馆除了宣传文化的功能外,都会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因此适时地分析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打造符合读者人性化需求的服务环境,可以更好地提升管理;具体的服务项目更能体现一个图书馆的创新性,设计的服务项目若能够吸引公众参与,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如何能够将服务项目设计成受众群体需要的?这意味着应主动接触各项目的潜在参与者,结合其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等各自的特点,因人而异的制定相应服务,确定5H(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由谁做),其最终成效决定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在馆内实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只有重视阅读推广活动,才能不断提升策划的创意与手段,使读者阅读行为得到升华。

4图书馆法制化建设及管理的预期成效

经过宏观机制和微观层面的法制化建设后,图书馆的功能将得到相应完善。同时,图书馆文化和文化产业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4.1妥善保存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文献资源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真实承载能力。而我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我国基层图书馆多年来缺乏当地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缺少重视就会缺少资金来源,亦会导致各地对图书馆投入的缺乏,进而导致文献资源出现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相应的需求;二是部分图书馆为能够在各种指标评估中达到对馆藏量的要求,批量购进的都是较为廉价的图书,质量低下,导致图书馆的优质文献信息资源匮乏。

我国先前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经济投入也不足,导致图书馆的发展举步维艰。现在通过依法管理,提高了国家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收藏;图书馆的作用发挥离不开各级政府及相应主管部门的重视,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过程中,突破“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保证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充足,能够为读者提供多种类高质量的资源。

4.2有效传递馆藏文化信息资源

加强法制化建设,有助于传递馆藏优秀文化成果,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让图书馆做到藏以致用。为促进社会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图书馆开拓新的服务模式,摸索出一些好的工作方式,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科研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全新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优势,为科研提供层次更高的服务和有力支持。通过充分发挥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的职能,满足人们对情报信息资源的需求,着力打造、彰显区域文化软实力。

4.3开展社会教育、普及文化知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社会参与和政府主导而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继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明、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和机构的总和。图书馆应以广大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地开展一些创造性的社会教育活动。根据不同的阅读群体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提高广大读者的综合素养。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作用,有力地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4.4引导休闲娱乐于文化

新时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新变化,休闲娱乐已经不单单是满足人们业余生活的方式,它更是为人们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储备和能量积蓄。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其消遣娱乐职能,丰富人们的休闲文化生活。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休闲文献收藏交流会、设置电子阅览室、设置4D空间讲馆藏历史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休闲服务活动,成为读者释放压力、缓解疲劳的场所,成为读者“精神疗养”的乐园。

4.5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早已成为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在提升和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图书馆可以增加国内学者到国外图书馆讲学、开展学术研讨会的机会,通过面对面、人对人的深层次文化交流,可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其次,可以参照世博会的模式,积极推动与国外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合作,开办各类具有中国特色风情的展览,打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障碍,通过视觉形式来更直观、更持久、更广泛地传播信息;再者,增加文献信息资源的互换互借,增进与國外图书馆的馆际交流;第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创建具有时代特色“互联网十图书馆”模式,让世界地球村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

4.6发展图书馆文化产业

多年来,图书馆收集、整理、保护了各类历史文化典籍。因此,这巨大的文化资源亦是图书馆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源泉。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公益性的事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提供的服务是无偿的。重事业轻产业也是导致我国图书馆文化产业多年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如果只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而完全忽视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其的影响,那么就会限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等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图书馆是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限制了民间资本合法渠道的进入,财政拨付的有限经费又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发展因为经费的投入不足而举步维艰。而依法管理,将使图书馆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合理合法多渠道筹集经费,发展图书馆文化产业。

5结束语

总之,为了向广大读者提供完善、精细、优质的文化服务,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有效地管理和规范图书馆的行为。为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共同采取相应举措,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度,加强其引导及统筹职能,图书馆自身亦须不断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按照相应法律法规规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及完善治理体系,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社会群众需要,走适合自身的法制化建设与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剑兵,张新华.软法的一般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马春.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工作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6(2):40-42.

[3]王新明.关于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1):14-16.

[4]袁红军,吕鸿玲.推行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可行性方案[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36(1):103-104.

[5]赵文涟,邵作运.实施图书馆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6):18-20.

[6]金晓东.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3):115-117.

[7]李国新.中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上)[J].图书馆建设,2004(1):1-4.

[8]熊丽.数字时代的图书馆管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法制化 成效 路径 图书馆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