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明理——扶持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 要】 现代社会的信息与知识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与导航,但是在农村,知识匮乏却是普遍的现象,为了有效地传播科技文化,改善生活,发展农村图书馆是必须的,而且有实在的可行性。这是改变农民知识贫困的命运,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先行、知识取胜的时代。拥有海量实效的信息,在工作和生活中才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形势,而那些缺少信息和知识的群体,势必会落伍于时代。农村这个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占了全国大半的领域,虽然其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的带动下有了一些改观,但是现实情况还很不理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科技文化也要走进农村读者的生活,使他们在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本文就建设农村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一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知识贫困的现状

知识的贫困不仅是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还包括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的缺乏。诚然,大多数的农村读者受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是空白,与城市里的人不可同日而语。这有内外双方面的原因。外因主要就是经济因素,经济水平的限制不允许他们有多余的金钱消费在文化方面。内在因素则是人们的观念与习惯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金钱万能的观念掌控了他们的头脑,知识、文化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会比得上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岂不知知识贫困是生活困顿的最主要原因,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是十分艰难的事情。

受教育水平低下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获取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同样相对匮乏。在农村,领导关心最多的是经济方面的政绩,没有考虑到为本地农民引进先进文化,引导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人才。农村读者接触到的知识十分贫乏,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也很低。他们获得外来知识后能否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也是个问题。这又和受教育水平低下有密切的联系,教育与学习和理解的能力直接相关。没有或者只受过很少的教育,自然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

在信息满天飞的时代里,知识与信息在现实社会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使得拥有领先科技文化的群体获得了更多的回报,因此,他们会有更大的优势去接触更优秀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更多的人群与地区被遗忘在时代之外,产生了所谓的“知识隔离”。这是指“人群或者地区缺乏创造、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不能够参与创造和分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文明成果。其本质就是与现代化隔离,与开放无缘,成为‘落伍者’或‘边缘化’人群或地区。”[1]

这一群体被称作信息弱势群体,指那些生活贫困、权利缺失、落入社会底层,处于不利政治经济地位的特殊群体。信息弱势群体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教育资源的不完善,文化设施的落后等因素影响,他们缺乏教育,缺少知识,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这一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信息获取与信息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信息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有:在经济方面表现为生活来源缺乏,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低;在自身文化素质方面表现为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低;在个人能力方面表现为专业能力低下,大多从事一些报酬不多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作。”[2]

在农村建设更多更优质的图书馆,就是一种实现信息公平的获取与分配的有效手段。图书馆保证每一个有需求的人都能自由地进入,自由地选择想要查阅的信息,获得提升能力与水平的自由。这样,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成员都可以通过图书馆获得公平的信息,得到公平学习的机会,实现人生的目标。大力扶持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不仅仅是造就一座建筑,而是建造一个保证社会信息公平与知识自由的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二、可行性解说:政府与社会的全体总动员

政府要对农村图书馆事业给予最大的支持。首先我们需要一部条目明确目的清楚的关于图书馆建设的立法。要落到实际行动上。图书馆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村图书馆的法规,表示出政府对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关心与重视,也代表着为发展图书馆提供的各方面支援,保证农村图书馆的健康长远发展。

政府出资一直是农村图书馆办馆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府要积极发挥本身的宏观调控职能,不仅要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款建设农村图书馆,还可以发动各个组织部门、企业单位在农村开展帮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援助。政府可以给这些部门与企业在政策和税务上以荣誉和鼓励,使这一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政府要大力建设县乡村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拓展县馆的服务空间,保证县馆的功能才能确保对下属乡镇以及村的领导与指挥。对于乡、村图书馆要保证有专门的购书经费,还要给予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农村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最佳状态应是以政府为主导,按照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发挥省市级图书馆的指挥管理功能,采用总分管模式,构建以县馆为中心,以镇、村为重点的三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3]在现有情况下,集中政府所能支出的有限经费,由政府安排统一采购,保证县馆的馆藏,然后通过流通与交换,在县、镇、村三者之间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效果。

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动社会各界的总动员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包括社会各企业单位、社会名人、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等等。农村图书馆要求发展不只依靠政府支持,还要开动思路,大胆尝试,取得社会各界力量的赞助。特别要提到的是高校图书馆。高校馆对农村图书馆的帮助作用不可小视。高校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馆藏,也有先进的设备与网络技术,并且还有大量知识广博技术强大的馆员队伍。它可以直接对农村馆进行馆藏资助,也可以提供馆员队伍的培训。此外,它可以从农村读者的实际利益出发,加大对科普读物的宣传,为农村科技文化的普及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现代农民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更加迫切,他们渴望学习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掌握更多先进农业技术,还有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关心的热点。多数农村人年富力强,渴望有更多发家致富的机会,但是缺少基本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修养,无论是出外打工还是在家创业都会遇到很大困难。高校馆可以利用自己对知识资源的优势掌控,帮助农村图书馆加大宣传,让广大农村读者乐于接受自主学习,并能从学习中得到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方法。

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实在的可能性。知识的贫困产生了信息弱势群体,他们因为知识的贫乏生活在底层,无论是出于社会整体稳定的考虑还是对农村读者的知识援助,发展农村图书馆都是政府与社会全员的责任与使命,这样,才会创建出和谐健康的社会大家庭。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77.

[2] 周华姣.从信息公平的角度看信息弱势群体[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68.

[3] 彭飞.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2:40.

【作者简介】

权梨舟(1984-)女,陕西渭南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

推荐访问:明理 必要性 求知 可行性 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