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权益问题的探讨

【摘 要】本文侧重于探讨图书馆员权益问题,指出了馆员权益的重要性,对馆员受尊重、受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权益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员;读者;权益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 on the librarian’s rights .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ans’ rights and interest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librarians’ education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Librarian;Readers;Rights and interests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长期在图书馆一线服务部门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深感我国图书馆事业进步巨大。特别是在保障读者权益方面,出台了许多新制度、采取了许多新举措。以读者的需求和认可为工作重心,“读者第一”、“读者至上”成为图书馆的永恒主题。

但是,对于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充当纽带和桥梁作用的图书馆员,其受重视程度则没有明显改善。与读者权益相比较,馆员权益可以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和轻视。如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检索。以题名或关键词为“读者权益”模糊搜索,共有146个查询结果;而以题名或关键词为“馆员权益”模糊搜索,仅有7个查询结果。可见其社会关注度的比例悬殊。

2 馆员权益问题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讲究“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这个“人”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作为服务对象的读者以及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其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的第五定律中提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即: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所以同样作为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对其中任何一方厚此薄彼。“读者第一”并不代表读者的权益高于馆员的权益。读者权益与馆员权益是图书馆生存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保障馆员权益是“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的基础。馆员权益得到了重视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者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尊重。相反,一味强调读者权益,关系到馆员的切身利益却漠不关心;馆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结果终将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读者权益,导致读者服务工作难以展开,“读者第一”成为一句空话。[1]只有同样重视二者的正当权益,图书馆才能和谐发展,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3 馆员权益问题的相关调查及解决对策

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那么,馆员权益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笔者根据自身及同行的一些切身体会,通过网络在线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从馆员受尊重、受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权益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仅侧重于图书馆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3.1 馆员受尊重的权益

3.1.1 社会地位方面

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奇怪的是,社会对馆员的印象仍停留在过去那种诸如“文化程度不高”、“领导亲属或关系户”上面。这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与意识。要改变社会公众的看法,图书馆招聘馆员时应严格遵循公开竞聘的原则,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公平竞争,吸引高学历、综合素质佳及业务能力优秀的人员;不通过不正当的社会关系安置不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另外图书馆可以在保护馆员隐私权的基础上,适当公布馆员的简历,让读者对馆员的学历、业绩、特长、获奖情况等等都有所了解。通过上述措施改变社会印象,转变认识。

3.1.2 人格尊严方面

公众对图书馆认知的片面性、读者层次的多样性,使馆员容易被读者误解,与读者发生矛盾。当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满、对图书馆工作有意见时,往往把馆员当作出气筒,其中不乏言语苛刻,甚至无理取闹的。很多时候阅览室里只有一位馆员值班,矛盾发生时往往读者一句“服务态度不好”,被批评的就是馆员。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偏向读者,只能让一线馆员心寒与气馁。当读者都对馆员颐指气使、言语刻薄,试想馆员又怎么可能做到为读者着想,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呢?因此,一方面图书馆应对馆员多做沟通和解决纠纷的技巧培训,了解怎样满足读者需求、纾解读者不满情绪、解决突发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政府机关的对外服务窗口,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好处是,双方的一言一行都被作影像记录,馆员也能自觉端正服务态度,读者也不至于无理取闹,两方面都能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地解决问题,实现二者的相互尊重。馆员的人格尊严有保障,服务自然也能上一台阶,读者的权益也就有了根本保障。

3.1.3 工作性质方面

很多读者对馆员工作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认为馆员工作十分清闲、可有可无。图书馆对馆员工作的主体地位应多加重视、多做宣传。可以针对馆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制作视频影像,教会读者如果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怎样寻求馆员的帮助。也可以定期邀请或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到馆参观,解说馆员工作流程,认识和了解馆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等。还可以招募社会志愿者,特别是大中小学生,进行图书馆服务;或者参照国外的做法,把到图书馆服务纳入社会服务内容中。通过这些措施,让社会更深刻地认识馆员工作,读者的认识深化了,反之也能强化馆员自身的服务主体意识。

3.1.4 工资待遇方面

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馆员不受尊重的原因之一。馆员工资待遇不高的深层次原因是机制问题,机制的先天不足,导致图书馆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地位尴尬。一味地要求和强调馆员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其实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所办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待遇应努力向公务员看齐。同时图书馆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公开透明的薪酬分配和奖励制度,增加馆员收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氛围。

3.2 馆员受教育的权益

很多人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认为图书馆工作没有发展前途。许多馆员也认为自身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感到前景无望,抱混日子、等退休心态。馆员是一个图书馆里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馆员的发展机会欠缺、发展空间狭小,单位对馆员个人的职称晋升、学习培训、学术研究等不闻不问,甚至故意给予打压,那么馆员的整体素质将日趋下降,这个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也可想而知。因此图书馆应为馆员提供价值提升的机会,谋求其综合性的发展,营造馆员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2]

3.2.1 多渠道地安排切合实际、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教育培训内容,让馆员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开拓视野。很多图书馆对馆员的教育培训并不重视,不舍得花钱,就连规定每年72个学时的脱产继续教育都是走过场,或内容陈旧、或照本宣科。这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行为。馆员直接面对读者,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形象大使”,代表的是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一个图书馆即使硬件设施过硬,但馆员素质偏低的话,形象、口碑也会不佳。

3.2.2 营造宽松、公开公平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学习交流制度,鼓励和奖励馆员进行自学或脱产学习。外出交流学习应实行轮换制,不应成为某些馆员的特殊权力,或沦为某些馆员观光旅游的借口。

3.2.3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打造复合型图书馆人才。很多馆员在某个岗位上一做就是很多年,早已形成职业厌倦,对别的工作岗位却很不熟悉。这不仅不利于馆员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3.2.4 下放活动策划与组织权,给馆员一定的制度支持与资金支持。比如在职称评定中,有“能主持、全面主持、或指导某项工作”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有一定领导级别的馆员外,普通馆员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或者明明是普通馆员完成的某项工作,因为有上级领导,业绩也不能算是自己的。结果普通馆员暮气沉沉,工作消极;领导级别的馆员又工作繁多、精力有限。因此,图书馆应鼓励馆员特别是普通馆员单独或合作提交活动策划书或调查报告书,可行的给予资金和权力支持,由提出策划的馆员自主完成。这样,不仅能减轻和分担领导的工作压力,也能锻炼和提升普通馆员的业务能力。“百花开放”,图书馆自能欣欣向荣。

3.3 馆员身心健康的权益

3.3.1 身体健康方面

图书馆的环境优雅舒适,但其实图书馆内也有很多看不见的危害,很少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馆员自身也会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污染:①人员流动性大,人群相对密集,空气质量不佳。②很多图书馆新装修没多久就投入使用,有害气体多。③书籍里的霉菌、粉尘、尘螨等漫天飞舞。

2)其他污染:①图书专业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充消磁器、胶粘剂等)的电磁辐射与气体污染。②书刊在流通过程中沾上的大量细菌及病毒污染。③书刊中的铅污染。④电脑、机房、空调、电源等的噪音污染。

3)身体损伤:长期搬搬抬抬、上架下架、打包等体力劳动所形成的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腱鞘炎、关节炎、鼻炎、皮肤过敏等慢性职业病或扭伤、压伤、韧带拉伤等外伤性疾病。

因此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身体健康。(1)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设职工健身房、休息按摩室等;每天定时由图书馆员带领读者,在阅读的间隙做一套保健体操,缓解疲劳,预防慢性病。(2)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免费注射流感疫苗等。(3)提供必不可少的劳动保护用品,加强卫生习惯宣传,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包括工作要佩戴口罩及手套,勤洗手等等。(4)搞好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包括熏蒸消毒、喷雾消毒、紫外灯管消毒等),防湿防蛀,注意绿化,定期清洗中央空调。

3.3.2 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现代竞争社会,人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图书馆员也不例外。表现主要有:(1)低价值感、成就感和认同感缺乏而导致的自卑心理。(2)知识老化、创新能力弱而导致的恐惧心理及职业倦怠。(3)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工作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角色冲突而导致的人格偏差,包括焦虑、抑郁、烦躁等。(4)过分强调读者权益而导致的负面情绪和管理惰性,如:工作态度消极,服务质量下降等。[3]

因此图书馆应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馆员的心理健康。(1)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对馆员的工作、生活给予关怀,倾听馆员的声音,了解馆员的实际困难和疾苦,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或慰问。(2)建立科学有效、形式各异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3)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性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和心理障碍,对馆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协调。(4)创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构建温馨快乐的单位文化。设立心理减压室,定期聘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工会等职工组织定期举办各类愉悦身心的活动,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

4 结语

权益是由法律赋予的。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相关组织应高度重视,在馆员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依法管理、依法保障馆员权益。期待我国即将颁布的《图书馆法》能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家德.论图书馆员权益和读者权益的辩证关系[J].情报探索,2005(2):17-18.

[2]丁玲.重视高校图书馆员权益已刻不容缓[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1):119-121.

[3]龙心.图书馆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2):89-91.

[责任编辑:曹明明]

推荐访问:馆员 探讨 权益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