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美声唱法

摘 要:美声学派在我国一直称为“美声唱法”,美声唱法的摇篮在欧洲的意大利,它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对应,过去曾经有人称其为“洋唱法”。美声唱法经过三个世纪的考验而经久不衰,日益发展,并遍及全世界。

关键词:美声唱法;诞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3-0109-01

美声唱法于十七世纪诞生于意大利依赖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四百多年的发晨历程中美声唱法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立的科学体系,而在音乐欣赏中,其他一些唱法在业界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各种唱法各有所长.从很多角度来说,美声唱法跟其他唱法有十分大的却别,但细细品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声唱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个译名,它是意大利文BelCanto翻译过来的,Bel是美丽、美好或美妙的意思,Canto是歌唱的意思,连起来翻译应是“美妙的歌唱”,在中国一直翻译成“美声唱法”。实际它不仅是一种发音和歌唱方法,也是一种歌唱的流派和风格,所以也有人译为“美声学派”。美声唱法不仅要唱出美妙的声音,也要将歌曲具备的要素都完好地体现出来。这才是“美声学派”的宗旨。我们认为BelCanto被译为“美声学派”会更好一些。

美声唱法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驰、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一、美声学派的诞生

在十六世纪前,音乐大多被宗教神权垄断,音乐成为了统治阶级和神权的服务工具。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带动下,音乐乃至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一片生机,摆脱了神权和权威的控制,使音乐作品开始追求表达人的生活、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此时,歌剧形式也开始形成,并成为当时新艺术风格的代表。这样又推动了歌唱方法的发展,大师们指出歌唱必须有充足的呼吸支持,有丰富的共鸣色彩,有情真意切的语言和集中而统一的音质,于是就诞生了新的歌唱学派——美声学派。同时,也标明了美声学派的歌唱宗旨。

二、美声学派的发展

十九世纪,欧洲出现了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为代表创作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歌曲,其歌词大多都是抒情、浪漫的诗歌。歌曲表演细腻,演唱上多运用轻柔的轻声和半音,形成了含蓄而轻柔的演唱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声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从生理学、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发声原理和歌唱技能。

如加尔西亚(M·Carcia,1805—1908),西班牙人,他著有《关于人声的研究报告》和《歌唱艺术论文全集》两本书,提出了“声门冲击”的理论。

1855年,加尔西发明喉头反射镜,证明了声带闭合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对发声作科学解释的人,他以巨大成就被后人尊为十九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国医生第德和佩德莱于1840年发表《关于一种新的歌声的研究报告》,提出法国男高音路易·杜普蕾所用的歌唱方法是“掩盖唱法”,他们是最早从生理学角度描述“掩盖唱法”的学者。

1864年,杜普蕾在他所著的《歌唱艺术》中对“掩盖唱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唱法对男高音的歌唱发音产生巨大影响。

1876年德国曼德尔医生及英国马肯齐医生均提倡采用横隔肌呼吸法,使歌唱呼吸进一步具体地推进了声乐的发展。

十九世纪末,以法国男高音歌唱家尚·德·雷斯克为代表,产生了“面罩”唱法。

郎挈斯科·兰培尔第于1850年执教于米兰音乐学院,他培养了大批歌唱家,被认为是近两个世纪意大利学派传统声乐教学权威的后继者,也是十九世纪美声学派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著名德国生理学兼物理学海尔姆·霍尔兹在1862年出版《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的感觉》一书,科学地阐述了乐音的三大共鸣现象,并作了系统论述,他是近代声学的奠基人。二十世纪,马凯西夫人首先把中声区声音称为“混声”,并对声区统一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

在美声唱法中,歌者不仅仅要高度的修养,无懈可击的技巧,敏感的语言能力和精练的戏剧表演能力外,更要有平衡技巧与音乐的能力。无论是歌剧演唱或是艺术歌曲的演唱,只有符合音乐的技术才具美感,在音乐中过度的炫技,只会破坏音乐中原本的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07(05).

[2]易娟.浅谈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J].大舞台,2010(01).

[3]王黎平.浅谈美声唱法教学[J].艺术教育,2008(02).

推荐访问:唱法 美声 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