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在学校中的使用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对心理测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现状,指出在学校中使用心理测量上的不足,并提出建立标准规范心理测量行为、加强本土化心理测验表的研制、培养施测人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中心理测量的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指导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学校;心理测量;不足;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8-0022-02

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样品的客观和标准化进行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通过对人的人格、态度、能力等心理现象的测量,既可以深化人们对心理现象本质的认识,同时又可以使心理测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如在选拔考核人才、指导培训就业、临床诊断、心理咨询和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对推进教育、医疗管理等社会生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占能力量表的较大部分。因此,探讨学校教育中心理测量的使用现状有利于我国心理测量事业在学校中走得更稳更长,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学校教育中使用心理测量的趋势日涨

(一)心理测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支愧云在其研究中提到,“青少年是一个充满许多威胁其健康和幸福的时期,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此而遭受了许多损害和伤残”。许多研究文献显示,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多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择业焦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梁建春研究指出,抑郁与人际行为特征测值呈负相关,不同抑郁程度的青少年,其人际性格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通过使用人格量表,就可以对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和其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尽早发现那些与环境不相符合的因素,从而进行介入和干预,把心理疾病消灭在摇篮中或有效地进行治疗。另外,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人格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这些测验结果对学生的教育、升学、就业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格测验有利于学校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心理测量对教师的在校生活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学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只有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教师合理地进行选拔、培训和考核,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测验对教师的人格特征和教学态度、能力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评定。通过测验,教师可对自身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认识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优缺点,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点,增强施教能力;同时,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中,教师可以有方向地进行选择,使教育培训有的放矢,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最后,对学生的心理测量也可以为教师因材施教、灵活施教,改进和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提供可能。

(三)心理测量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意见。学校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兴趣测验和动机测验等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对一个人进行准确的评价,确认其能力的大小、优势与缺陷,才能最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活动更为人性化、实在化。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兴趣,实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二、心理测量在学校教育使用中的不足

通过对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测量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一)心理测量本身的不足。一,心理测量结果会对人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梅西克所说的“心理测验确定了人的永久性位置,因而破坏了自我评价,限制了人的动机”。二,目前国内所使用的量表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修订的西方著名量表,应用西方著名量表的修订版虽然可以省时省力,但也涉及到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构造方式、不同的翻译等问题。由此可见,心理测量表的本土化已经成为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它不同于人们所讲的物理测量,可以直接地、准确地测量事物的长、宽、高等。心理测量所采用的是对人们的外显行为进行衡量的方式,通过外显行为来测量其气质、性格、态度、能力等。因此,心理测量远远不及物理测量那么直接和准确。同时,测量结果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施测者行为和被测者生理心理状况等,对施测过程、测验分数和结果的解释还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心理测量的结果目前还做不到十分可靠。

(二)其次,对心理测量的误解和滥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测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其科学性的一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也存在过于相信心理测量结果的倾向,从而导致心理测量的误解和滥用。众所周知,真正的心理测量是一门讲究科学的学问。可是,目前电视上、杂志上、网络上以及各种心理书籍上到处是心理测量的身影。而学生们所看到、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心理测验(如性格测试和能力测试等)只能称之为娱乐性的测验、益智类游戏或者消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验。这种把具有科学意义的心理测验进行娱乐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将会对学生形成误导,从而使他们对学校正规的心理测验产生印象偏差,影响测试效果,最终导致测验失效。从另一个角度讲,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心理测验的重要意义,但过分夸大其作用,也会导致人们的反感和厌恶,使测验的效度大为降低。就目前情况而言,能够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专业人员很少,大多数施测者对心理测验特点理解不够,因而无论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三、学校教育中使用心理测量的建议

在对心理测量的研究和应用上,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金瑜提出建立心理测量研究和管理机构,加强测量工具和测试人员的专业化;方平认为在中小学实施心理测验时应注意到对学生情绪的调动以及测试环境、测试时间、测试结果保密性等内容。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订相关的测试标准和要求,来规范学校心理测验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中使用心理测验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测验上求质而非求量,尽量做到校方、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受益,以减少测验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同时减少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在学校推广适宜的心理测验量表。我们必须依靠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的心理学专家的努力,利用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尽早地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民的本土化心理测验量表。同时,我们应该对目前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心理测验量表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剔除不良量表,配置适合我国学生使用的心理测验量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高其心理测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心理工作室,聘请心理学相关专业的人员。这样可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基本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另外,与心理测量的正式学会、组织建立适当的联系,对心理工作者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原理与操作、结果解释等内容的培训。有研究认为,心理测量没有被学校教育教学真正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人认为心理测验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领域,只有心理专家才能使用,而一般教育工作者难以企及。所以,为了使心理测量在学校中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得到推广,必须通过培训让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更多的心理测量知识。

(四)举办相应的心理讲座,使学生对心理测量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举办心理学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测量;同时,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测验了解学生外,从观察和访谈中获得更多的教育信息,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增进教学双方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朱腊梅,王小晔.中国心理测量近二十年发展的述评与思考[J].心理科学,2000,23(2):223~226.

[2]支愧云, 陈永进. 危险行为概念的心理学探析[J]. 菏泽学院学报, 2005,(3):84~96.

[3]王煜,刘红梅,龚育. 高职学生心理状况与违纪行为的关系[J].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 2005, 2(2):116~117.

[4]吉尔根著,刘力等译. 当代美国心理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76.

[5]心策. 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方平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10~12.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05JZD0031-Z00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CZX024〕和“985”工程基金〔0903005104969〕。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电邮:yjchen@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推荐访问:在学校 心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