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职业院校政校行企育人机制责权利不明朗、深度融合没有特色、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现状,对政校行企在法律、机制、区域共享、集团化办学、项目化跟踪制、责权利机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索。

关键词:政校行企;机制创新;项目跟踪制

一、理论基础与现有模式

根据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提出的协同创新概念,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深化、创新协同内涵。创新主体以利益共赢为目标,以协同合作为方式,共同构成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系统,各创新主体组成一个有机的、联系紧密的整体。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赫尔曼·哈肯创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理论。

根据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代表人物、著名的经济学家拉格那·钠克斯和保罗·落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平衡发展战略模式,艾伯特·赫希曼和斯特里顿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提出发展重点产业和部门来带动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发展;佩斯最大的贡献是观察到了“发展极”(Growth Pole)的扩散效应及其对相邻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作用,从正面论述了“发展极”对自身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谬尔达尔和赫希曼就区域经济协调提出了“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 和“扩散效应” (Spread Effect)的理论。

各国政府法律保障体系包括:瑞士政府1933年颁布了实施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法,2004年经修订后颁布实施了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规定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具体专业的教学、学徒培训内容、从业人员资格以及质量控制机制等;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劳动保障法》;美、日、英、韩和新加坡,通过立法手段来规范学校和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我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并强调职业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例如,上海工业大学、苏州高新科技园内的职业技术学院与其周边的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紧密联系起来;温职院、苏州工业园职业技术学院等,按“教学工厂”的理念设计,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呈现国有民办、股份制办学,私人办学、企業或其他社会组织办学等多种形式。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社会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需求,是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与生存能力)的需求,是解决升学与就业的必需,也是政府为民生工程服务的需求。其为区域生态园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平台,是解决政校行企相互关系与责权利共赢的方式,为创新强校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保障。构建高职院校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目的是促进多方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达到从根本上为经济服务的目的。

二、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模式探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广东职业院校政校行企育人现状,即责权利不明朗、深度融合不够以及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围绕教育发展纲要和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对政校行企在法律、机制、区域共享,集团化办学,责权利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索;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探索广东职业教育区域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加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完善质量跟踪评价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创新强校的具体项目着手,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如华为学院、蓝盾学院、大众汽车学院、唐宫学院等;集团化项目建设,如广州创业创意园建设、南海创业、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从著名企业、行业技术合作孵化基地等出发,与课程结合,探索专业的改革与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模式,以项目为切入点,并进行质量评价体系跟踪,更好地探索政校行企的责权利定位以及人才信息互通、资源整合的互赢模式,塑造良好的生态园,达到真正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效果。

1.跨界突破。突破传统思维,突破认识问题,真正动起来,并以我院实践项目去推动其落实,以协同论、系统论、整合论去促进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实效性研究;打破教育和企业管理的常规模式,在产教融合实现过程中加快对跨行业办学模式、区域经济产业办学模式、股份制企事业、教育股份制、一校两制、国有民办等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建立战略联盟之间的信息沟通、技术支持、资源共享机制;打破政策上经济与教育学的跨界,共同推动知识、制度、技术、机制的创新。

2.注重区域平台整合,具体落实责权利。应设法打破院校与企业在资产、资源、经营各方面相互独立的格局,相互依托,以区域经济为平台,在资源(人力和物力)上充分将高职院校整合在区域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大企业以及企业群的周围,与产业群建立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才能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途径;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增强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是在协同育人机制上督促政府牵头设立机构,在运营机制上探索制度创新,强调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院校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协调的育人机构,明确责权利;探索政校行企育人融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法律、政策解决的问题。

3.项目制与个性化跟踪评估。其为高职教育的国际区域化经济提供了新视觉,建立了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动态图形(MG动画)设计创作、基于南海区域产业特点的产品创新设计、中国传统图形创新设计、婚纱礼服设计与制作、抗菌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信息图形创新设计、创新型稀土基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研究等项目,还建立了微课制作室建设项目、“互联网+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包、国家级品牌专业实训室等项目。同时,与国外知名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发人才项目,创建国内外联盟平台,形成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合作的国际合作机制,并创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4.机制创新。改变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方面的保守的状态。

第一,建立新的激勵育人机制。如产权激励、股权分配、技术入股等多种途径融资的混合所有制方式,使投入者利益最大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真正服务社区、服务人、服务经济的功能。

第二,建立对接机制。政府政策扶植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中介机构,实现与区域社区的对接;创办学科型公司,实现产业化。

第三,因地制宜建立区域发展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产业设置专业,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专业,如社区养老、教育、国外高护等服务专业,做到四个“立足”。一是立足区域,为区域经济服务,满足区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二是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坚持为区域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三是立足区域市场,高职院校要主动建立开发研究机构,安排项目负责人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主动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四是立足民生工程。

第四,建立高职保障机制。在政府政策上争取支持,在经济上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完善投入与分配机制。

第五,建立服务机制。即服务学生(解决区域就业途径)、社区(社区办学、教育、养老、义工、便民服务)、企业(设备、信息、项目人才互通)的机制。

三、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体制,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职业院校规模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地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确有难度,因此要形成长效机制。

第一,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构的形成与组织架构以及制度法规的形成需要政府的牵引指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学校的主动配合,应成立由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多方组成的机构,制订明确的职责、权利及义务。由谁牵头、什么时间实施都应该列入议事日程,由政府牵头的企业、学校联盟应有机构、有组织、有章程、有任务、有指标,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来完善和制约机构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责权利方面的执行。

第二,财政税收经济政策积极配合。即政府的经费支持、对企业的税收减免等经济政策支持,比如,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大力扶持,并实行免税政策。

第三,政校行企协同育人过程通过新学徒制的连接途径,在培训、技能、就业等方面进行疏通,政府监控下的企业用人制度与职业院校培养机制相结合,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构的协调下达到培养与用人机制的平衡。现阶段的职业院校对企业的技术以及人才需求不熟悉,需要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构的监管协助下达成与企业用人需求与用人机制协同的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现途径。

第四,跨界整合专业、企业、行业、政府以及人力资源模式有难度。现阶段职业院校的专业陈旧,跟不上企业、行业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化管理跨界整合能力差,师资水平与培训力度跟不上经济的迅速发展,师资队伍的创新型职业化跨界能力有待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在不完善的财政人事激励机制体制下,很难将科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另外,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

参考文献:

[1]续蕾.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方案[J].福建电脑,2017,33(7):57-58.

[2]李美满,刘小飞,谢文富,等.开放大学“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研究[J].福建电脑,2017,33(6):62-64.

[3]张洪双.应用型酒店本科人才政校行企社协同育人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88-89.

[4]孙魁.构建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创新平台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5]杨建.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育人 协同 机制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