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年呕心沥血铸造大国战舰

从1971年,我国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正式服役,到2017年,首艘国产万吨级驱逐舰在江南造船厂成功下水,新中国的水面舰艇经历了从黄水驶向深蓝的伟大航程。

40余年呕心沥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1所潘镜芙院士像一位满怀期盼的父亲,目睹了国产军舰首次远航。他一生倾注所有心血在驱逐舰设计上,让国产驱逐舰实现零的突破。

建造一艘中国人自己的驱逐舰,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前提,更是中国舰船设计者共同的梦想。上世纪60年代,国家相关部门授命已经成为舰船电气专家的潘镜芙和舰船工程专家李复礼,牵头主持设计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李复礼负责船体,潘镜芙负责电力、动力和武器系统。

“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 1966年,潘镜芙以设计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身份,开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以前,我国建造的水面舰艇都是单个武器装备军舰,互不联系,靠指挥员用口令來人工合成作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很差。

关键时刻,“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参与了确定驱逐舰导弹系统方案的会议。在会议上,钱学森直言:“军舰是一个大系统,导弹只是舰上的一个分系统,把导弹系统装到舰上,要把它安排好,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正是钱学森的“系统工程”观点深深影响了潘镜芙,启发他将这个理念应用于舰船设计中去。

为了实现“系统工程”的目标,他们首先要充分摸清国产设备研制情况,设计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潘镜芙带着同事们挨个去跑。先后召集一百多家单位参与设备研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1968年,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制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经过近4年的艰苦攻关,首制舰于1971年12月顺利交付海军服役。从此,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舰艇,使我国驱逐舰进入导弹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导弹驱逐舰成为世界各国军舰竞相发展的目标,信息革命的浪潮推动着舰船装备的飞速发展。此时,潘镜芙内心很是忧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现有的驱逐舰落后很多。研制更先进的驱逐舰,刻不容缓!

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作战需要,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由潘镜芙担任总设计师。潘镜芙下定决心,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上引用国外设备,使新型驱逐舰整体站在较高技术起点上,加快国产驱逐舰的发展速度。

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电子设备众多,各种天线林立,如何使舰上的电子设备不相互干扰,达到协调相容,是潘镜芙非常关注的问题。

马岛海战中惨痛的一幕,让潘镜芙触目惊心——英国海军驱逐舰“谢菲尔德”号是先进的防空型驱逐舰,可它偏偏被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号导弹击沉了。深究其因是电磁相容性没有解决好——卫星通信时,雷达就不能开机,一开机就干扰通信。

装舰后的第一次调试,潘镜芙就发现他们设计的军舰在雷达和卫星通信方面也出现了互相干扰的问题。那个夜晚,他彻夜难眠,反复思考问题的根源。

潘镜芙决定向这座“山峰”发起冲锋。他组织攻关小组,分析抗干扰效果不佳的各种可能原因,然后一条条测试,终于在数百条可疑原因中,发现了新的干扰源。潘镜芙对这一重大发现兴奋得大呼:“我们抓住了‘潜伏间谍’,这下有办法对付了!”再次进行调试,干扰源果然消失了,他们终于攻克了电磁干扰这一世界难题。

经过十余年努力,由潘镜芙主持设计的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和青岛舰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交付人民海军。该型舰性能达到当时世界同类舰的先进水平,作战效能大大提高。此后,潘镜芙逐渐退居二线,不再具体负责舰船设计工作,但至今仍然担任国产军舰设计的顾问,为新型驱逐舰的继续改进做了许多幕后工作。

推荐访问:呕心沥血 战舰 十余 大国 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