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 要】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生产及生活的污水排放日益严重,环境受到污染,导致原水水质急剧下降,生活饮用水水质达不到标准,原有的消毒技术已不能满足饮用水的消毒处理,本文对现有的生活饮用水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物理及化学两大类消毒方法的优点及缺点,现将报道如下。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273-01

水是维持生命的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自来水已应用在千家万户,水质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痢疾、霍乱等传染性疾病,传播迅速,严重危害健康[1]。所以,水质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饮用水的消毒处理技术,以确保水质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1 生活饮用水消毒及现状

饮用水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水质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以切断传染病的病源及传播途径为目的,预防和防止传染病发生。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污染水质的病源微生物多达百种,2009 年,我国监测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水系及203条河流显示,仅有57.3%符合供水水源的水质要求,有18.4% 已丧失水体的使用功能,其主要污染为高锰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及氨氮,有机物污染也普遍存在[2]。水源不达标,我国的净水技术也相对较落后,城市饮用水以常规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水处理工艺,采用氯气消毒,虽然可以有效的杀灭病源微生物,降低痢疾、霍乱感染及传播,但因氯消毒过程中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长期饮用此类水,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脏病或致癌,对健康影响非常大,所以氯气消毒受到了质疑。且氯消毒技术对杀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效果不明显。另外,自来水的运输还会受到二次污染,城市供水管网庞大,消毒剂对管网产生腐蚀,管网老化,造成漏损和水质合格率下降。为杜绝水质传染病及保障身体健康,生活飲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技术处理,选择合理的消毒工艺,对水中细菌及杂质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提升处理成效,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3]。目前我国的饮用水消毒的方法有多种,常见饮用水消毒技术包括:氯气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消毒和活碳性消毒。

2 化学消毒技术

2.1氯胺消毒法

氯胺消毒技术是通过氯和胺反应生成氯胺,具有良好的杀毒灭菌效果,与氯气消毒技术相比,不产生氯臭味,可减少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50%的生成量,且持续时间长,在复杂的管网中对残余细菌繁殖能有效控制。但国外有研究显示,氯胺对遗传基因出现毒性反应,限制了此方法的大量应用。

2.2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是高效杀菌剂,氧化性极强,是氯气的27倍,其在水中分解出的氯气穿透细胞壁,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作用,杀灭细菌、病毒效果极强[4]。其低浓度二氧化氯在水中扩散速度和渗透能力都比氯气强,具有用量少、作用快、杀菌率高的优点。但二氧化氯消毒技术也存在缺点:(1)二氧化氯不稳定,与空气混合体积比大于10%时受强光及强烈振动会引发爆炸。所以二氧化氯都是现用现制,使用极不方便。(2)研究显示,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在水中形成ClO2、ClO3对动物有潜在的毒性,虽然毒副作用较小,不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但我国水厂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多,如操作失误容易导致事故。(3)二氧化氯的生产方法无法保证连续、稳定和低廉,大水厂使用成本较高,二氧化氯消毒成本是氯气消毒成本的2-4倍。

2.3臭氧消毒

臭氧是高效的消毒剂,将它溶在水中,其氧化能力对各种微生物杀死灭活十分有效,包括细菌病毒、包囊及芽孢,还能破坏微生物内部有机物,实现去除臭味和脱色。相比氯技术,臭氧杀死微生物的速度快数百倍,其水温控制越低,消毒效果会越好。臭氧消毒的缺点是:(1)稳定性较差、水溶性小,对水消毒处理后无法保持水体中余留量,无持续杀菌灭毒效果。(2)臭氧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剂,虽然不会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但很有可能生成溴酸盐、醛类及过氧化物等潜在的危险性副产物,其中的溴酸盐被癌症机构定位为潜在的致癌物[5]。所以必须有效控制溴酸盐产生。

2.4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化钠投加方便,可直接投入到生活饮用水中,即可避免C12投入的审批问题,又可避免二氧化氯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所以,次氯化钠相比其他消毒剂,是生活饮用水消毒的主要可行方法。次氯化钠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弱,放置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差,所以一般选择现场自备。且次氯酸钠消毒灭菌的原理与液氯基本相同,不仅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灭杀效果差,还会产生消毒副产物。

2.5漂白粉消毒

漂白粉应用在生活饮用水消毒中,释放出氯成分,以起到氧化、杀菌和漂白的作用。漂白粉是由次氯酸钠和氯化钙混合的白色粉末,其氯臭味道刺鼻,吸湿性较强,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容易被水分和光热分解。其最大缺点是水体呈明显碱性,有沉渣,水表面有白色漂浮物,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胃肠粘膜和皮肤,严重者会引起咳嗽。

3 物理消毒技术

3.1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环保技术,无需化学药剂、无副产物,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和维护费用低的优点,杀毒灭菌的效果较快速,且彻底,不会污染水质。其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量子能量破坏微生物体的核酸,使其失去复制和繁殖力。虽然紫外线的消毒灭菌效果好,但目前的紫外消毒灭菌多为灯管浸没式,存在更换灯管困难的问题,且石英的管壁需常常维护、清洗,造成紫外线能耗高,利用率较低。如将紫外线直接浸没在水中,紫外灯中的汞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都有极大的潜在威胁,而光纤传导紫外光消毒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此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聚焦将紫外光汇聚,通过石英光纤将其导入水体中,并均匀的从光纤散光点处透射,以灭活水中微生物。紫外线消毒技术存在不可持续性的缺点,无法保证输送水管网内微生物杀灭,所以需联合常规消毒以实现持续消毒效果。另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及氨氮都会对紫外线传播造成干扰,影响消毒效果,所以紫外线消毒技术多应用于透明度较高的水质中。

3.2超声波消毒

超声波辐射技术已应用在灭活浮游生物、过滤膜及陶瓷滤芯清洗等方面,其高频率超声的作用是将水体中的菌胶团解聚,对细菌灭活效用不太理想,而低频率的超声波消毒灭菌效果良好,但只靠超声波消毒,能耗会较高。所以,超声波常与紫外线联合应用,不仅能节约能耗,且消毒效果良好。

3.3活性炭吸附法

20世纪中期,国外已将活性炭吸附法应用在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中,以消除水的臭味和改善色度。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質,内部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其微孔构成的表面积为总面积的95%及以上,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微孔吸附,孔径特点决定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完善常规水质处理中去除有机物最有效的方法。

3.4膜消毒

20世纪中后期,国外多有对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研究,研究证实膜消毒技术对病毒、致病细菌、贾第虫、隐孢子虫的消毒灭菌效果显著。其原理是通过机械筛分去除水中杂质,操作简单、占地小,且应用于消毒后的水质优良,已逐渐成为人们提高水质标准的重要方法。

4 总结

我国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对生活饮用水能彻底完全消毒杀菌,且能满足长效高标准的消毒技术,我们只能针对消毒对象、消毒目的选择经济适用的消毒技术。每种消毒技术都有优点和缺点,极需改进缺点,消除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存在的问题。应使用创新思维,不断完善,做到低耗、高效地消毒处理,避免消毒技术带来的副产物质产生副毒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推行联合消毒技术,如紫外线+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和氯胺消毒效果正好互补,且能避免氯胺的毒性反应的同时提高输送水管网内微生物杀灭,提高杀毒灭菌效果。次氯化钠+紫外线联合应用消毒,可灭杀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降低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进一步保障水质质量。漂白粉+活性炭吸附法,不仅可以有效杀菌,还可以去除臭味,提高饮用水的整体质量。超声波+紫外线+氯胺联合应用,不仅能够减少氯胺产生的消毒副产物,还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复生,提高水质的标准。

另外,政府方面也应加大支持力度和监管,大力开发新型的消毒技术及物美价廉的新型消毒剂,再结合饮用水水染负荷,缩小和降低成本,推行安全、经济、环保的饮用水消毒技术,以便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保证优质的生活饮用水。

参考文献

[1]吕东明.饮用水多屏障消毒策略及紫外消毒技术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9,38(01):1 -6.

[2]李张,金立坚,秦岭,朱鸿斌.四川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6):2913-2916.

[3]鹿纪番.饮用水的消毒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01):78+81.

[4]刘雪儿.生活饮用水氯消毒剂及碘量法有效氯的检测[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12):151-152.

[5]罗华,孙志诚,张太敏,胡诗雨,黄双林.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居民饮用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6):664-666.

作者简介:

胡腊生,男,1974.12,汉,贵州习水,本科,主管检验师,消毒技术

通讯作者:

牟驰,男,1978.07,汉,贵州开阳,本科,主管检验师,微生物检验技术

推荐访问:消毒 探讨 生活饮用水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