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分析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并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渗透医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分析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医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卫生检验、临床生化检验等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知识保证,它还跟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学科相互渗透[1]。 但是许多学生在思想上对分析化学不重视,他们认为“现在医院里用的都是自动化的大型仪器,会简单操作就行,根本就不需要学习滴定分析”;而且, 医学类课程大多记忆为主,学生习惯了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分析化学公式多、计算多,纯理科,学习过程中更是存在畏难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的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专业特点,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 教学内容

过去的分析化学教学存在信息量大、内容繁杂,重点、难点多,而课时安排又少的矛盾,有必要结合检验专业的特点以及现代医学检验工作环境的改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与时俱进,突出重点,着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给学生减负,让学生学的轻松又有兴趣。

1、 重视绪论课。很多老师认为绪论课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上绪论就是浪费时间。作者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听了一位资深教授的绪论课后,彻底改变了想法。这位教授的绪论课足足上了三节课,内容涉及到分析化学学科进展,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我们身边日常问题,并强调医学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一下子就把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可见,绪论课上得好坏,对培养学生后面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以及树立坚固的专业思想起很大的影响作用。作者原来只需要二十分钟上完的绪論,现在也要花两节课才能讲完,而且不仅没有影响后面的教学进程,还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考试成绩也大幅提高。

2、 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其他内容精简。通常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课程前,已经学习了医用基础化学课程,而其与分析化学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作者首先对学生医用基础化学课程进行梳理,整理归纳出该课程中与分析化学重复或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在医用基础化学课上已经重点讲授的内容,分析化学课堂上只稍做提点,节约课堂时间。分析化学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化学、数学统计等方面的内容,公式多,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举一反三,将抽象化知识尽量简单化,并让学生明确重点要掌握哪些内容。例如,分析化学的内容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误差及数据处理和四大滴定,四大滴定只是在原理上不同,方法还是一样的,都属于滴定分析;只要求掌握一部分简单的公式,如不同体系,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只需记住最简式,给学生减负。

3、 教学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教学中可以采用归纳比较法,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记忆。如弱酸体系分布系数的计算,涉及的公式很复杂,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规律,分母是按氢离子浓度的降幂排列的,分子决定于该型体的含氢个数,这样记起来就简单多了,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在提示下,就能直接写出多元酸体系的分布系数计算公式。再比如在讲解“四大滴定”时,首先将酸碱滴定的原理、特点和选择指示剂的原则讲透,而在讲其他滴定方法时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简便、省时。并且通过这样的对比讲解,学生能够以滴定原理、滴定曲线、准确滴定条件、指示剂选择、典型应用实例为主线,掌握四大滴定的主要知识。同时,每一章结束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重点、难点。

4、 课堂教学上,尽量多讲解一些例题,注意提问,并且布置课后作业,每一章安排一次习题课。分析化学理科性强,公式多,计算多,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医学生学的很痛苦,将公式简化后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要把公式牢牢记住并灵活应用,还是要靠做题目来强化的,这也是理科的特点,重在平时,等考试时临时抱佛教肯定来不及。所以,要布置作业,但是很多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他们糊弄作业交差或抄袭同学的作业,自己不动脑子,考试时还是不会做,通过习题课上让他们上黑板,逼着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成效立显;对于普遍性问题,则由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此外,课堂提问也很重要,每堂课对上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回顾,前后衔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强记忆。

二、 教学模式

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讲授为主、提问、讨论、习题课、小论文等为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化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启发、激励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促进了师生互动,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讨论、研究式完成重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加强基础,从基础开始如天平称量、溶液浓度配制、溶液移取、定容、浓度计算、取样和样品处理的严格与严谨、滴定终点掌握、滴定误差计算和数据统计处理(包括有效数字)等着手,结合实验课,加强学生的这一理念的培养和树立。

2、提问教学。首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血清中钙的测定有哪些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3、启发式教学。联想启发、对比启发、由浅入深启发等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4、演示教学。针对难度较大或精细程度较高的实验,如滴定操作,由老师演示,然后由同学操作,老师在旁边亲自指导,便于学生准确掌握。

5、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某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围绕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交小论文。这种形式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学会了查阅文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三、 教学方法[3]

1、作业检查和课堂小测验。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信息量大,学生记笔记困难。将课件拷贝给学生也难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学习和掌握,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提问,所以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并不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考核方法,基础为主。考核方法上,学生的作业、平时测验(包括课程报告)、期末考试等大约按10:30:60组成构成该课程的最终成绩,提高平时表现积极性。

3、引入案例教学法。 教师可以把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介绍给学生,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塑化剂事件、毒校服事件等,告诉学生这些事件中的成分如何分析。与现实应用紧密联系能够让学生走出书本和讲堂,真正理解分析化学,同时引发学生學习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

建设多媒体课件与相关教学软件包,采用数字化手段与板书相结合进行教学。多媒体由于具有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可以刺激学生感官系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感性上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进度。但是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教学,由于不需要板书,速度很快,一些学生的思维速度可能跟不上,整体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板书则主要是针对每次讲课中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强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放缓进度,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咀嚼消化。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结合。对于公式推导,计算举例,应用板书讲解也能获得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4]。

五、结语

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的探索、思考和总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 不断实践,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把我们的各种努力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医学检验人才。分析化学也将不再是学生畏惧的一门挂科率极高的专业基础课。

参考文献:

[1] 铁波.分析化学课教学改革浅议[J].教学探索,2007,5(191):38 - 39.

[2]王乃毅.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0 ,13(10):901-902.

[3] 张莉,张世德. 《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研讨[J]. 医学检验教育,2000,7(2):19-20.

作者简介:陈翠丽,女,1976年12月生,硕士,讲师,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项目资助:南通大学教改课题: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代码:13050839

推荐访问: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检验 探索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