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建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082—01

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也得到有效的改革,传统说讲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走出了课堂。课堂教学根据时代的发展,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基础知识的建立等,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刷新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化学课堂运用性、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生都面临严峻的升学考验,高中化学是升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学习成绩,无疑对学生的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高中这个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的关键时期,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在强调高中化学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发展能力,拓展思维,形成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成绩。因此,针对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本文将就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探讨,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整合知识体系,做好模块知识间的衔接

高中化学比较抽象、深奥,要想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且学好高中化学,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到新教材中高中化学分成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做好知识整合与衔接,推动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作为高中化学老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模块之间的知识结构与关系,在教学中把这些内容有效地整合成统一的、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上,建构合理的必修与选修相融合的知识结构,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化学1》《化学2》作为必修模块,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知识和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同时认识化学对我们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必修模块意在,保证所有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掌握都能达到的共同要求。而选修模块显然就比较灵活,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各种新颖、独特的渠道了解化学的趣味性、科学性,进而在兴趣驱使下多角度地认识化学,促进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必修模块的知识内容,实现学习的目的。

二、尊重教学大纲,注意知识掌握的等级分类

以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老师对学生掌握所有知识的关注点似乎都是一样的,教了什么内容学生就要相应地掌握,忽视了对知识内容的分类、分等级的掌握。让学生觉得高中化学知识都非常重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逐渐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導致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作为新课标教学理念引领下的高中化学老师,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一定要根据化学知识掌握等级分类,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不同。例如,“氯气”,老师在备课时就应明确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属于识记等级的知识内容,即让学生知道氯气是什么,同时,氯气的化学性质属于对知识的理解等级,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当然,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和素质能力的提高,老师的教学目标要开始从关注学生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掌握,扩展到如何利用这些性质,从而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操作和思考能力

化学本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高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有一句话说“实验是最高法庭。”这个法庭,是通过实验对化学知识进行验证、证明,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非凡的意义。作为高中化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需要,结合有趣的实验教学,让实验中的各种有趣的变化以及出现的神奇现象,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力、仔细观察、积极思考,验证有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老师的讲解要结合学生的理解和实验的过程、分析、结论,不能自说自话,自说自演,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要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动手的机会,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当然,作为高中化学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注重化学知识结构,教学结构,采用一切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有效的促进和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编辑:张 昀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新课标 建立 结构 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