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的大国争霸与变法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春秋末期,随着弭兵之会的召开,晋楚两大集团罢兵,中原诸大国乱于内政,而楚国外陷于吴越争霸,内有令尹篡政。随着三家分晋与田氏篡齐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古代中国便进入了战国时代,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皇扫六合统一中国,为时200余年。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基本形成独立国家,秦、楚、燕、韩、赵、魏、齐七个强国群雄逐鹿,是更为彻底的多极格局。

魏文侯建国与其霸业

战国时代,诸侯数量锐减,而大国数量增加为七个。过去晋楚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各大国再次开始鏖战,从而将中国历史推向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现代”国家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数大国也都经历了崛起和衰落。这段历史再次雄辩地证明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论断:好景从来不长久。

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是三家分晋之后形成的魏国,史学家称魏文侯“英敏而有才略”。魏霸中原时期,起于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止于周显王15年(前354年),前后共历50年,其中魏文侯主政38年,志在继承晋国先世之霸业,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东制齐楚,西抑强秦,以控制中原为图;内修政治、外和韩赵。魏文侯在内政方面的最大优势在于用人,当世之人才吴起、卜子夏、田子方、李俚等皆倾心投奔。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魏的外交方略。三家分晋后,中原大乱,秦、齐、楚必然蠢蠢欲动。魏国继承了晋在战略上最重要的部分,即三河之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论到:“昔唐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因此,战国初期,魏国霸业首先在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这与春秋初期,郑庄公亦因其地利而成为春秋时期一个“小霸”有相似之处。

魏文侯的对外政策也颇有价值,如果想要抵抗三大强国,仅靠魏一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必须团结三晋,才有可能稳定住局面。在当时韩赵两国曾经有不睦之事,韩谋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拒之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及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亦同样加以拒绝。韩赵两国初以借师不遂,皆怒魏,后双方皆感于魏之亲己,遂皆朝于文侯。因此在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家形成同盟,而齐秦楚各自为战,孰强孰弱就很明显了。

但是文侯终有一死,与春秋时期的多数霸主一样,霸业止于霸主的寿命。其子武侯乃至其孙惠王,不仅良言不用,因谗言而弃用吴起这样的绝世之才,更开始图谋韩赵,以至三晋同盟破裂。魏由盛转衰。

田齐之兴起与齐霸中原

齐在东方始终是泱泱大国,尽管屡遭变乱,但在战国时期仍然举足轻重于中原。梁启超先生曾评价道:“齐自春秋以来,即为大国,席山海之利,厉工商之业……入战国后,以远在海东,不惧兵革之苦,故齐之繁荣,莫与京焉。”田氏五世相齐,至田和终于篡齐,此事发生在三家分晋13年之后。田和篡齐之后,很快便向四面扩张,西伐魏、南侵鲁、再伐宋、北伐燕。公元前379年,齐威王立,这位与楚庄王同样一鸣惊人的诸侯也书写了一段传奇。而齐国霸业则自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后直到前285年燕乐毅破齐之战止,前后共历57年。

齐威王初即位,与楚庄王一样不理政事,随后齐民动乱、三晋及鲁卫益相侵凌,内忧外患频至。直到继位十年之后,他才开始整饬吏治,肃立纪纲,明定赏罚,民心为之一振。对外则起兵伐赵卫夺回齐长城;击败魏国,后者割地以求和。齐威王时期,兼有邹忌、田忌、孙膑等贤能之臣辅佐,故齐复强盛,中原呈现齐魏双足鼎立之势。

魏惠王放弃文侯联赵和韩之策,遂使得三晋自乱。公元前355年,惠王以为通过春秋时期那样的简单会盟便可以稳住其他诸侯,展开自己的扩张策略,先后会韩昭侯、齐威王和秦孝公,公元前354年,魏大将军庞涓伐赵,围攻赵都邯郸。赵只得求援于齐,威王发兵,遂有围魏救赵的典故。最终双方决战于桂陵,齐大胜魏惨败。此后魏由于其战略的重要以及自身改变现状政策的实施而四处树敌,秦胁其西、齐威其东、赵踞于北、韩强于南,形势颇为危殆。魏惠王只得先安抚秦赵,集中精力对付相对弱小的韩。

桂陵之战13年后,魏惠王伐韩,韩求救于齐。孙膑献策道:“夫赵魏之兵未敝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敝,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显然,孙膑之策就是坐观韩魏血腥厮杀,然后韩必以日后听命于齐的代价换取自己免遭亡国,而且届时齐国也可坐收魏军疲劳之利。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孙膑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最终在马陵一战而胜。随后,秦、齐、赵各趁机迫使魏国割地,后者从此一蹶不振。齐国地理位置与秦类似,经此两战后始终为战国强国,但终为秦所破。

秦孝公之图强与商鞅变法

秦国在春秋时期屡遭晋国所阻,即便强如秦穆公时期,也始终无法逾越晋国的中原霸政。秦孝公21岁即位,此时韩赵魏三国自相攻伐,但是魏国霸业仍未完全衰退;齐则是威王主政,日臻强盛;楚国自吴起离魏适楚,也终于摆脱了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之苦,开始尝试进取中原。当此时,各国均开始改革弊政,李俚卜子夏田子方为魏国变法,吴起为楚变法,申不害为韩变法,武灵王为赵变法,商鞅为秦变法。其中,以商鞅之变法最为彻底,组织最为严密,故秦兵最强,最后终于统一中国。

商鞅的政治思想源于法家,也深受管仲等人的影响。其核心内容首先是重农,商鞅认为,农者寡而游食者者众,则其国贫危。凡治国者,患民散而不可抟也;其次是重战,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于战者王;最后是重刑,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刑重者民不敢犯,则无刑矣。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元年,商鞅变法开始付诸实施。当时所有秦民及诸大臣皆以为不便而加以反对,商鞅驳斥之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做法,愚者制焉……。”商鞅这种革命性的言论虽遭众议反对,但终为英明君主孝公所采用。商鞅变法奖励生产以富财源,成为秦国经济强大的基础;制定了新的兵役制度,使得秦国兵勇在当时诸国中以最高效率进行征召,从而能够支持孝公及其后世的南征北战;划分整治区域建立县治,任人惟才,这也成为日后两千年里中央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土地,废井田,开阡陌,并制定赋税之法。于是,曾经导致周分裂为春秋的那种经济制度终于被秦首先废除。秦国土地经济力量均集中在国家君主手中,而非各级封建主所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土地私有制与赋税集中制之创始;统一秦国度量衡,以利施政与商业,使秦之政治经济制度趋于统一。

商鞅变法之后,秦利用周边各国相互征伐之机休养生息,富国强兵。尽管商鞅在孝公殁后因秦贵族的愤怒而死于车裂,但是他所开创的这个时代的车轮已经无法停顿。不久之后,秦便开始了统一之路。

启 示

在经历了漫长的春秋时代之后,七大国领衔的战国时代是赤裸裸的兼并时期,多极体系的不稳定性得以展现。魏文侯因稳固三晋势力而霸,其后人因觊觎韩赵之地而衰。应该看到,魏文侯的策略虽可维持霸业,却只能稳定局面而无法图霸中国。毕竟魏国地处要冲,四面皆为兵家必争之地,与韩赵结盟实为现实所迫。但若欲再进一步,则需要魏国不断借韩赵之势慢慢蚕食周边,积累硬实力。这与俾斯麦时期德国的战略环境有相似之处。显然,魏与德国均无法将这种策略延续过久,最终功败垂成。齐秦楚三国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只有秦最终脱颖而出,不得不说是商鞅变法之功力。但是崛起国的霸业仅靠内政和地理位置是远远不够的,秦纵横捭阖的外交策略仍旧是其横扫六合的必要条件,笔者将在后续文章中逐一分析。

推荐访问:变法 战国 大国 争霸 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