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6篇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6篇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由英语SocialWork直译而来。 它是一种助人的专业,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作为一种助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6篇

篇一: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dquo;社会工作”是由 英语 S o c i a lWo r k直译而来。

 它是一种助人的专业, 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作为一种助人活动, 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助人活动或助人事业, 社会工作存在于各国, 且自 古就有; 但作为一门学科, 作为一种助人专业或专业社会工作, 则起源于西方国家, 至今只有 10 0年左右的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历史虽短, 但由 于适应了 社会需求, 发展很快。

 我国建国以前就有了 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 但建国后由于多种原因曾中断了 30多年, 自 19 8 0年代后期开始恢复发展, 目 前发展势头迅猛。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 学科首先产生于西方, 这是与西方社会具备了相应的思想基础、 时代需要、 实践及理论准备、 国家干预等分不开的。

 本文先就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做比较全面的考察, 接着讨论其对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启示与借鉴。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一、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一)

 思想背景古希腊、 罗 马时期的助人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 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早在古希腊、 罗 马时期, 人们就对何为幸福有独到的认识。

 当时人们认为:

 幸福是与别人分享财富得来的。富人要想感到愉悦, 得到别人的喜爱与赞美, 就应该提供一些财富给穷人。

 在古罗马时期, 人们将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责任。

 并且认为富人在帮助穷人时, 只有使穷人不失去尊严, 才能更显出富人的尊贵。

 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基督教, 其基本教义中就有 “当爱你的邻居”的告诫。

 这里的 “邻居”,既包括朋友、 亲戚, 也包括陌生人, 乃至敌人。基督教新教主张, 个人与神的交往是直接的, 不必经由教士传达, 每个人的心灵都可能直接跟上帝交流。

 这就破除了宗教等级制度, 而提供了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这种平等观念对于社会工作的产生显然是一个间接的但非常重要的推动。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权利、 价值和尊严放在首位来考虑的价值观念, 它承认人的一切权利与生俱来, 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等。

 李宗派将人道主义的基本价值概括为七个方面, 可见其内 容之丰富[ 1 ]。

 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 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 对社会工作的出 现产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李迎生摘要: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工作发展经历了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及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等两个主要阶段。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表明: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和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的;相关的价值理念特别是社会福利理念的转型是支撑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国家干预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力量; 发展社会工作需要制度化的空间;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提升福利服务地位与效果的必然选择; 等等。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 一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启示中图分类号:C9 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07 30 (2008 )

 07 - 0120- 08(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10 0 8 7 2 )社会120

 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 社会福利观念从 “个人责任观”向 “社会责任观”的转变, 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 直接的影响。

 工业革命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 其中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日 益突出, 需要社会加以解决。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人们认为贫穷主要是个人造成的, 个人应对自 己的处境负责。

 社会提供个人福利会使个人丧失自 尊。

 所以, 这时的社会福利是 “补残式”或 “残余式”的, 只有在个人及其亲属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社会才介入救助事务。

 这种情况自 19世纪后期以来发生了实质的改变。

 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人成为弱势群体有着不可抵御的社会根源, 且日 益加剧的竞争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沦为社会弱者的可能。

 这便促使政府重新考虑自 己在社会福利中充当的角色。(二)

 时代背景工业化、 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 导致了 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出 现了 各种社会问题, 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 亦不可能抹煞。

 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亦是十分严重的。

 就与社会工作的产生有直接相关的方面而言, 可以指出以下几点:

 其一, 工业革命导致的 社会转型加速了 传统社会福利 模式的 解体。原先的农民流入城市, 进入工厂, 原来适应的农业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家庭保障、 邻里互助传统遭到削弱乃至破坏, 需要新的社会服务方式来替代。

 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由 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服务方式。

 其二, 工业化、 市场经济导致了 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 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 使工人、 农民变成赤贫者, 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为缓解社会矛盾,需要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下层给予更多的关注。

 社会工作的出现, 有助于缓解社会下层阶级的生存状况。其三, 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改变了 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 将以初级关系 (血缘、 地缘关系等)

 为主的社会变成了 以次级关系 (业缘关系)

 为主的社会。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 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总而言之, 它用公开的、 无耻的、 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社会关系的上述变化, 招致各种精神、 心理上的问题, 使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困难群体与个人、 家庭难以适从, 惟有必要的社会支持才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二、 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西方古代农业社会, 和落后的自 然经济相适应, 抵御生、 老、 病、 残、 灾等生存风险, 亦主要由 个人和家庭来承担。这种情况随着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发展而发生了 变化, 国家、 社会在提供社会救助方面的角色开始加强。这里我们讨论的西方各国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 主要涉及英国、 德国、 美国近代以来的一些比较著名的贫民救助事件。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最早, 贫穷问题比较突出 ,其济贫事业也最发达。英国原来是由教会办理济贫事务的, 但到了 16世纪, 贫民数量迅速增长, 教会财力已不堪重负, 于是改由政府接办。

 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执政后, 针对贫穷问题, 曾颁布了各种济贫法案, 其中以 16 0 1年的法案 “P o o rL a w ” (史称旧 济贫法)

 最为完备, 也最为有名。

 该法案正式承认政府对济贫负有责任, 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成为各国现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开端。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内 容包括:(1 )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2 )

 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 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 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3 )

 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 不得行乞游荡, 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贫民习艺所, 配给原料及工具, 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

 (4 )

 对不能工作的贫民, 如患病者、 老人、 残疾人, 实行救济。

 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两种。

 对有家庭者给予家庭补助, 使其回家从事生产(院外救济)

 ; 对无家可归者实行院内 救济。

 (5 )

 家庭、亲属对贫困者负有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从其家人或亲属处获得帮助时, 才给予救济。济贫法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 旨在阻止劳动力的流动和稳定旧的社会秩序。在当时的立法者看来, 将劳动者束缚于他所在的教区较之让他背121

 井离乡、 四处流浪于社会更为有利。

 这种救济形式显然于自 由 经济的发展不利。

 济贫法虽然将过去小范围的零星的赈济事业转变为一项政府行为, 但其基础仍是以承认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利不平等为前提的。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

 为解决日 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 8 8年汉堡市曾 实行了 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 史称 “汉堡制”。

 它规定在该市设一个中央办事处, 综理全市救济业务。

 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 每区设监察员 一人, 赈济员 若干人。

 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 助。

 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1 )

 对失业者介绍工作;(2 )

 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 (3 )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 (4 )

 对沿街乞讨者不准施舍, 以取缔无业游民, 并不使贫民依赖成习。“汉堡制”施行了 13年, 很有成效。

 但到后来, 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 救济人员不足, 趋于衰微。18 52年, 德国 爱尔伯福 (E l b e r f e l d )

 市仿效 “ 汉堡制”并加以改良, 实施救济制度, 史称 “爱尔伯福制”,其具体内 容为:(1 )

 将全市划分为 56 4段, 每段约有居民 30 0人。

 (2 )

 每段设赈济员 一人, 由 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

 (3 )

 赈济员的工作之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须与赈济员接洽。

 接案后, 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 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

 救济实施后, 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

 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

 赈济员的工作之二是从事段内 贫穷的预防工作, 如介绍职业、 训练与管理游民等。

 (4 )

 全市每14段设一赈济区, 每区设监察员一人, 领导区内 各段赈济员, 并由区内 14段联合组成一赈济委员会, 由区监察员任主席, 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

 (5 )

 全市设立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九人组成, 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 统一管理、支配全市济贫所、 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 每两星期开会一次。到 19世纪中后期, 由 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 贫民、 失业者人数大增, 而济贫法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具有不同目 标的慈善组织纷纷出现, 征募捐款, 救济贫民。

 由于这些组织互不搭界, 各自 为政, 造成了不少混乱与浪费。为纠正这种现象, 索里 (Re v e r e n dHe n r yS o l l y )

 牧师参考 “汉堡制”及 “爱尔伯福制”的做法提出 成立一个组织, 以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根据他的建议,18 6 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 “慈善组织会社”。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本人的生活, 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实施救济的具体方法为:(1 )

 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 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 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 主持救济分配工作。

 (2 )

 各区办理区内 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 另特设咨询部, 供济贫法执行人员 、 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 请救济者的材料, 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 “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 。

 (3 )

 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 其涉及项目 包括申 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 如住房、 健康、 教育及工资等。

 (4 )

 提高救济款物配额, 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后, 英国其它大城市纷纷仿效。其影响甚至跨越国界, 达于美国。18 7 7年美国水牛城 (Bu f f a l o )

 出 现全美第一家 “慈善组织会社”, 其后, 该类组织在其它城市也相继建立, 在水牛城会社成立后的 6年内, 美国共有 25个城市成立了“会社”。和 “慈善组织会社”大致同期出现的 “睦邻组织运动”也被称为 “社区改良运动”。

 18 8 4年, 东伦敦教区牧师巴涅特 (S a mu e lA 。

 Ba r n e t t )

 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取名为 “汤因比馆” (T o y n b e eHa l l )[ 2 ]。“汤因比馆”实际上即为 “社区服务中心”, 其特点有四 :(1 )

 设于贫民区, 备有宿舍, 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

 (2 )

 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 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3 )

 尽量发动当地人才, 培养其自 觉的互助合作精神, 为社区服务。

 (4 )

 社区睦邻中心不仅为服务中心, 而且也为文化中心, 向 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汤因比馆”成立后, 睦邻组织运动迅速推广,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 而且成为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 其中以美国最为发达。总结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可见, 随着工业革122

 命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传统的家庭保障、 邻里互助等已不能满足现实的社会需求, 政府、 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地位开始受到重视。

 但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尚存在临时性、 非专业性的特点, 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方面作用有限。

 不过, 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基本理念对后来专业社会工作的影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其中 “助人自 助”的理念甚至成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一、 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开始, 西方社会工作进入专业化、 制度化发展阶段, 至今已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

 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除了 上面提到的一些背景条件外, 以下几个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国家 (政府)

 对社会福利事务干预的强化推动了社会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 19世纪 8 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推动颁布并实施的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在西方各国陆续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更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 “福利国家”阶段。“福利国家” (We l f a r es t a t e )这个词最早出 现于19 4 1 年英国 大主教威廉・邓普( Wi l l i a mT e mp l e)所出版的一本小册子 《公民与教徒》 (Ci t i z e na n dc h u r c h -ma n )

 中。

 19 4 2年 11月 , “福利国家”的总设计师威廉・贝弗里奇向英国内阁提交 《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的长篇报告, 提出通过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措施以重建家园, 这便是后来人们所称的 “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提出 , 要在战后重建英帝国 , 必须首先铲除 “五害”———疾病、 贫穷、 愚昧、 怠惰和匮乏。在铲除 “五害”的同时,必须建立 “从摇蓝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福利措施, 包括失业、 老年、 职业伤害、 遗属等保险项目 和家庭津贴等等。“贝弗里...

篇二: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文

 论

 坛

 170

 INTELLIGENCE

 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对比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徐亚丽

  崔

 丽

 摘 要:社会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爱”。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爱”是基督教的“博

 爱”,而对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仁爱”。本文通过对中西“爱”的

 对比,试图理清中西社会工作的异同点,希望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

 社会工作

 爱

 对比

 真正的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但是有关助人方面

 的理念和行动中国社会自古就有,中国文化中也不乏助人思

 想。王思斌教授在讨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时,将中国社

 会工作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那些土生土长的、

 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社会工作在

 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影响。同时,

 倪勇教授说过“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是爱,是基

 督之爱”,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质。因此,中西方社会工作

 的“爱”的比较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博爱”思想

 (一)基督教“博爱”思想的起源

 1、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是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来源之一,古希腊

 城邦制的“友爱”思想是“博爱”思想的前身。“友爱”是“两

 个人之间因任何一种可爱的东西而引起的相互吸引与爱恋”,

 也就是友谊或爱。“友爱”思想突破了血缘氏族的局限,将“爱”

 的范围扩大,最终扩大到公民之间平等的“友爱”,其中,

 家庭中的亲情也是“友爱”的一种。博爱、平等是它的贡献。

 2、古罗马文化的影响

 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斯多亚学派给基督教提供了宇宙间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

 认为“每个人都是神的儿女,相互间都是平等的思想”,被

 基督教吸收,扩大了博爱的范围。同时,斯多亚学派进一步

 提出“真正的国家或理想的法律都是没有民族界限的”,“任

 何人都可以取得公民权”。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更加

 扩大了博爱的范围。后来通过犹太人的传播影响范围更加扩

 大。

 (二)“博爱”思想的内容

 博爱一词,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有着特定的内涵。简

 言之,就是对人类普遍的爱。其实质是爱人,就是爱一切的人,

 是一种博大的爱。

 基督教的“博爱”包括着几层含义:

 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平等是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基础。上帝同等的对待他的一

 切子民,前提条件是他的子民都是平等的。人人平等才要求

 每个人都要同等的以博爱之心对待别人。

 2、人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原罪观念要求人们通过“博爱”的方式来赎罪,每个人

 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自由之身。基督教的发展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对于人的要求

 相吻合的。

 二、中国社会工作“爱”的思想

 本土性的社会工作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

 传统文化中爱的思想主要有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的“兼

 爱”思想、道家的“慈爱”思想和佛家的大爱思想。这四种

 爱的思想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的“仁爱”思想。

 (一)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仁爱”思想。孔

 子对“仁”的解释有很多,学者们公认的仁爱思想的解释是

 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对于“爱人”的具体要求,孔

 子指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指出自己的

 具体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

 思想。孟子对孔子“仁爱”思想的补充主要为“性善论”的

 思想,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将“仁爱”的范围扩大,

 不仅仅是公民要相互“仁爱”统治者对于民更要秉持“仁爱”

 之心。

 到汉唐宋明的时代以韩愈和张载对于“仁”的解释为代表。

 韩愈在《原道》中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将“仁”解释为博爱,对于何谓“仁”,韩愈认为“以养生

 之道教育人民则谓仁”。张载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的论述,主张人与人的关系应该像兄弟一样。

 (二)墨家、道家、佛家的“爱”的思想

 墨家主张的爱是“兼爱”的思想,主张爱无差等、爱所

 有的人。对于兼爱,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

 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简言之,“兼爱”

 就是视人如己。道家的是“慈爱”,“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的慈是慈爱,

 崇尚的是自发的爱,主张自然朴素的亲密无间的感情。佛家

 是一种大爱思想,主张慈悲为怀,佛家的“爱”比墨家“爱”

 范围更宽,包括世间万物。

 三、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的对比

 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的对比,从本质上来讲就是

 西方社会工作的博爱思想同中国社会工作的“仁爱”思想的

 对比。

 (一)相同点

 1、西方的“博爱”和中国的“仁爱”都是人类社会的爱,

 显示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人文关怀。

 “博爱”要求人们爱一切的人,“仁爱”也是要求人与

 人之间要相互关爱,首先要爱“自己人”,其次再去爱“他人”,

 这两种“爱”都是人类社会的“爱”,显示了一种积极的人

 文关怀。西方文化孕育出了博爱思想,中国文化则孕育出了

 仁爱思想,这两种思想是契合各自社会文化的产物,显示的

 是东西方的终极人文关怀。

 2、这两种思想是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构成中西方伦理的

 主要精神和核心内容。

 西方的“博爱”思想构成了西方伦理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在“博爱”的涵义下所隐含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社会性

 格等都是西方社会的基础。中国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伦理

 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儒家的“仁爱”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文

 化中久经考验,成为中国伦理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伦理思

 想就是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基础和核心而构成的,“仁爱”

 思想中包含的关于人、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人性格形成

 的基础。

 (二)不同点

 1、在根本的人性善恶的观念上,西方“博爱”是建立在

 “人性本恶论”的基础上的,“博爱”是人类赎罪的工具而已;

 万方数据

 人

 文

 论

 坛

 171

 INTELLIGENCE

 中国的“仁爱”推崇的是“人性本善论”,“仁爱”是自我

 修炼的方式和对自己的要求。

 西方“博爱”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基督教,基督教对人性

 的假设是“人性本恶”。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是其“人性论”

 的依据,“博爱”只是人们赎罪的工具。中国文化是推崇“性

 善论”的,认为善是人的本性。因此,每个人都有能力来通

 过自身的修行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达到“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状态。而要成为一个“仁者”,就需要“爱

 人”。所以,总体来讲西方的是一种消极的人性观构成的文化,

 而中国是一种积极的人性观所构成的文化。

 3、中西方“爱”的层次和范围不一样。

 西方的“博爱”思想认为“爱”是能够超越身份地位和

 国界的,全世界的人都应该通过博爱使自己进入天堂。中国

 的“仁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差序格局的爱,是逐渐推进

 的由近及远的带有鲜明层次的“爱”。西方的“博爱”突破

 了血缘氏族关系的束缚,而中国的“仁爱”则恰恰是建立在

 这种氏族血缘基础之上的。

 古希腊文化城邦制的“友爱”观念使得西方的“爱”突

 破了氏族血缘关系的范围,在城邦范围内扩大。随着城邦制

 的打破,这种血缘氏族的范围被逐渐打破。而中国的“仁爱”

 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突破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的文化

 是一种血缘家族式的文化,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中国的

 “仁爱”其实是一种带有差序格局的“仁爱”。这种“仁爱”

 是分先后次序的,是由近及远、由内而外逐渐推进的一种爱。

 这种爱也可以推到很远,但是越到外围的层次爱的力量就越

 微弱。

 4、中西方实现“爱”的思想的路径不同。

 西方的“博爱”思想的实现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主动去爱

 别人、帮助别人。而中国“仁爱”的实现,首先要求人的自

 我修炼,一个人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达到“仁者”的标准,才

 能更好的去爱人。同时,在帮助别人时也是遵循差序格局的

 这个层次,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要尽力的帮,慢慢延展。

 有学者称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关系共同体的社会,中

 国文化中家族式文化的影响还很大,人们关系化的思维一直

 存在着。市场经济的文化还没有完全的深入到中国文化中,

 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式还是停留在关系的框架内。所以,

 针对中国目前社会的现状,我觉得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

 程中要充分吸收西方的“博爱”思想的精华,但是,在实际

 的工作中要明白中国“仁爱”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工作

 者既要有博爱的胸怀,也要有“仁爱”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浙江学刊》,

 2001 年第 2 期。

 [2] 倪勇:《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山东社

 会科学》,2007 年 第 11 期。

 [3]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第 75 页。

 [4]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 52 页。

 [5] 孔子:《论语》

 [6] 墨子:《墨子》

 [7] 老子:《道德经》

 作者简介:

 徐亚丽,女,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价值和伦理本土化。

 崔丽,女,系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2009 级社会学专业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

 从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看其标新立异的爱情观与生活态度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 07 级中文系(3)班

 何

 吒

 摘 要: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情真意切,浓郁的相思追悼之悲情令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

 本文试图从纳兰性德的初恋、亡妻以及自身三个方面来来探寻词人标新立异的爱情观和生

 活态度。

 关键词:纳兰性德

 悼亡词

 爱情观

 生活态度

 纳兰性德,清初词坛名家,清康熙

 一等侍卫,宰辅明珠长子。在词的创作

 造诣颇高,也受到后人的好评,况周颐

 称其为“国初第一词人”,王国维则谓

 之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

 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

 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

 人而已。”显然已将其词谓为清词之冠

 冕。

 在我国文学史上,悼亡文学历史悠

 久,自其产生以来,历代不乏优秀之作。

 纳兰性德作为清初文坛上的一位重要词

 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脍炙

 人口的悼亡佳作。纳兰性德的词集——

 《饮水词》中共收录了三百四十多首词

 作,其中悼亡篇幅竟占了五分之一,除

 了七首词题标明为“悼亡”之外,尚有

 数十首可视为悼亡之作。虽然词题没有

 明确标明“悼亡”,但是从词的情感内

 容来看均为追思亡妇、忆念旧情的。既

 然悼亡词在纳兰性德的词作中占有如此

 重的分量,那么分析鉴赏这一方面的作

 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试图从纳兰

 性德的初恋、亡妻以及自身三个方面来

 来探寻词人标新立异的爱情观和生活态

 度。

 一、从初恋中探寻其标新立异的爱

 情观和生活态度

 纳兰一生中有据可查的有四位女

 子,即妻子卢氏、继室官氏、侧室颜氏

 及30岁时所结识的江南汉族女子沈宛。

 据清人笔记有关记载,纳兰曾有过痛苦

 的失恋经历。有人认为卢氏并非纳兰之

 初恋,在她之前纳兰曾与一绝色佳人(据

 说此人乃是纳兰性德青梅竹马的远亲表

 妹舒穆禄雪梅)相恋并有婚约。后来,

 此女被选入宫中,成了康熙帝的妃子,

 婚恋遂成泡影。纳兰愁思郁结,千方百

 计欲见初恋情人一面,于是收买相关人

 员,身着袈裟扮作喇嘛,终得进宫一见。

 虽然得见,却也只能默默相望罢了。即

 《减字木兰花》中所写“相逢不语,一

 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

 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

 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是也。

 结合前人的研究及一些相关史料,

 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纳兰性德最终没有能

 够与初恋走入婚姻的殿堂。在其词作中,

 万方数据

 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对比

 作者:

 徐亚丽, 崔丽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刊名:

 才智

 英文刊名:

 CAIZHI

 年,卷(期):

 2011(3)

 参考文献(7条)

 1.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期刊论文]-浙江学刊 2001(02)

 2.倪勇 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期刊论文]-山东社会科学 2007(11)

 3.宋希仁 西方伦理思想史 2004

 4.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 2002

 5.孔子 论语

 6.墨子 墨子

 7.老子 道德经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瑞华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战略的分析与实施[期刊论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 王共明 社会工作对眼耳疾病治疗康复的介入思考[期刊论文]-科技风2010(16)

 3. 王春梅.李素珍.赵久红.陆港霞.杜春玲 骨科创伤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分析与干预[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4)

 4. 王艳春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2011,09(8)

 5. 朱永梅.季丽华 骨科创伤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0)

 6. 柴双.徐金凤.CAI Shuang.XU Jin-feng 军队医院引入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4)

 7. 张绍平.ZHANG Shao-ping 我国职工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前景[期刊论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2)

 8. 黄耀明.HUANG Yao-ming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

 9. 刘红梅.冯永洪.杨芳明.温惠芬.郭凤媚.莫瑞琼.陈翠玲 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2010,27(27)

 10. 谢克凡.XIE Ke-fan 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个案研究[期刊论文]-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9(4)

 引用本文格式:徐亚丽.崔丽 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对比[期刊论文]-才智 2011(3)

篇三: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dquo;社会工作”是由 英语 S o c i a lWo r k直译而来。

 它是一种助人的专业, 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作为一种助人活动, 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助人活动或助人事业, 社会工作存在于各国, 且自 古就有; 但作为一门学科, 作为一种助人专业或专业社会工作, 则起源于西方国家, 至今只有 10 0年左右的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历史虽短, 但由 于适应了 社会需求, 发展很快。

 我国建国以前就有了 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 但建国后由于多种原因曾中断了 30多年, 自 19 8 0年代后期开始恢复发展, 目 前发展势头迅猛。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 学科首先产生于西方, 这是与西方社会具备了相应的思想基础、 时代需要、 实践及理论准备、 国家干预等分不开的。

 本文先就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做比较全面的考察, 接着讨论其对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启示与借鉴。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一、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一)

 思想背景古希腊、 罗 马时期的助人思想,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 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早在古希腊、 罗 马时期, 人们就对何为幸福有独到的认识。

 当时人们认为:

 幸福是与别人分享财富得来的。富人要想感到愉悦, 得到别人的喜爱与赞美, 就应该提供一些财富给穷人。

 在古罗马时期, 人们将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责任。

 并且认为富人在帮助穷人时, 只有使穷人不失去尊严, 才能更显出富人的尊贵。

 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基督教, 其基本教义中就有 “当爱你的邻居”的告诫。

 这里的 “邻居”,既包括朋友、 亲戚, 也包括陌生人, 乃至敌人。基督教新教主张, 个人与神的交往是直接的, 不必经由教士传达, 每个人的心灵都可能直接跟上帝交流。

 这就破除了宗教等级制度, 而提供了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这种平等观念对于社会工作的产生显然是一个间接的但非常重要的推动。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权利、 价值和尊严放在首位来考虑的价值观念, 它承认人的一切权利与生俱来, 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等。

 李宗派将人道主义的基本价值概括为七个方面, 可见其内 容之丰富[ 1 ]。

 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 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 对社会工作的出 现产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李迎生摘要: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工作发展经历了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及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等两个主要阶段。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表明: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和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的;相关的价值理念特别是社会福利理念的转型是支撑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国家干预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力量; 发展社会工作需要制度化的空间;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提升福利服务地位与效果的必然选择; 等等。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 一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启示中图分类号:C9 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07 30 (2008 )

 07 - 0120- 08(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10 0 8 7 2 )社会120

 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 社会福利观念从 “个人责任观”向 “社会责任观”的转变, 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 直接的影响。

 工业革命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 其中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日 益突出, 需要社会加以解决。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人们认为贫穷主要是个人造成的, 个人应对自 己的处境负责。

 社会提供个人福利会使个人丧失自 尊。

 所以, 这时的社会福利是 “补残式”或 “残余式”的, 只有在个人及其亲属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社会才介入救助事务。

 这种情况自 19世纪后期以来发生了实质的改变。

 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人成为弱势群体有着不可抵御的社会根源, 且日 益加剧的竞争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沦为社会弱者的可能。

 这便促使政府重新考虑自 己在社会福利中充当的角色。(二)

 时代背景工业化、 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 导致了 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出 现了 各种社会问题, 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 亦不可能抹煞。

 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亦是十分严重的。

 就与社会工作的产生有直接相关的方面而言, 可以指出以下几点:

 其一, 工业革命导致的 社会转型加速了 传统社会福利 模式的 解体。原先的农民流入城市, 进入工厂, 原来适应的农业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家庭保障、 邻里互助传统遭到削弱乃至破坏, 需要新的社会服务方式来替代。

 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由 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服务方式。

 其二, 工业化、 市场经济导致了 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 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 使工人、 农民变成赤贫者, 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为缓解社会矛盾,需要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下层给予更多的关注。

 社会工作的出现, 有助于缓解社会下层阶级的生存状况。其三, 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改变了 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 将以初级关系 (血缘、 地缘关系等)

 为主的社会变成了 以次级关系 (业缘关系)

 为主的社会。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 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 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总而言之, 它用公开的、 无耻的、 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社会关系的上述变化, 招致各种精神、 心理上的问题, 使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困难群体与个人、 家庭难以适从, 惟有必要的社会支持才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二、 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西方古代农业社会, 和落后的自 然经济相适应, 抵御生、 老、 病、 残、 灾等生存风险, 亦主要由 个人和家庭来承担。这种情况随着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发展而发生了 变化, 国家、 社会在提供社会救助方面的角色开始加强。这里我们讨论的西方各国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 主要涉及英国、 德国、 美国近代以来的一些比较著名的贫民救助事件。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最早, 贫穷问题比较突出 ,其济贫事业也最发达。英国原来是由教会办理济贫事务的, 但到了 16世纪, 贫民数量迅速增长, 教会财力已不堪重负, 于是改由政府接办。

 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执政后, 针对贫穷问题, 曾颁布了各种济贫法案, 其中以 16 0 1年的法案 “P o o rL a w ” (史称旧 济贫法)

 最为完备, 也最为有名。

 该法案正式承认政府对济贫负有责任, 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成为各国现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开端。伊丽莎白济贫法的主要内 容包括:(1 )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2 )

 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 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 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3 )

 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 不得行乞游荡, 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贫民习艺所, 配给原料及工具, 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

 (4 )

 对不能工作的贫民, 如患病者、 老人、 残疾人, 实行救济。

 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两种。

 对有家庭者给予家庭补助, 使其回家从事生产(院外救济)

 ; 对无家可归者实行院内 救济。

 (5 )

 家庭、亲属对贫困者负有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从其家人或亲属处获得帮助时, 才给予救济。济贫法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 旨在阻止劳动力的流动和稳定旧的社会秩序。在当时的立法者看来, 将劳动者束缚于他所在的教区较之让他背121

 井离乡、 四处流浪于社会更为有利。

 这种救济形式显然于自 由 经济的发展不利。

 济贫法虽然将过去小范围的零星的赈济事业转变为一项政府行为, 但其基础仍是以承认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利不平等为前提的。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

 为解决日 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 8 8年汉堡市曾 实行了 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 史称 “汉堡制”。

 它规定在该市设一个中央办事处, 综理全市救济业务。

 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 每区设监察员 一人, 赈济员 若干人。

 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 助。

 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1 )

 对失业者介绍工作;(2 )

 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 (3 )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 (4 )

 对沿街乞讨者不准施舍, 以取缔无业游民, 并不使贫民依赖成习。“汉堡制”施行了 13年, 很有成效。

 但到后来, 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 救济人员不足, 趋于衰微。18 52年, 德国 爱尔伯福 (E l b e r f e l d )

 市仿效 “ 汉堡制”并加以改良, 实施救济制度, 史称 “爱尔伯福制”,其具体内 容为:(1 )

 将全市划分为 56 4段, 每段约有居民 30 0人。

 (2 )

 每段设赈济员 一人, 由 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

 (3 )

 赈济员的工作之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须与赈济员接洽。

 接案后, 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 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

 救济实施后, 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

 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

 赈济员的工作之二是从事段内 贫穷的预防工作, 如介绍职业、 训练与管理游民等。

 (4 )

 全市每14段设一赈济区, 每区设监察员一人, 领导区内 各段赈济员, 并由区内 14段联合组成一赈济委员会, 由区监察员任主席, 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

 (5 )

 全市设立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九人组成, 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 统一管理、支配全市济贫所、 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 每两星期开会一次。到 19世纪中后期, 由 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 贫民、 失业者人数大增, 而济贫法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具有不同目 标的慈善组织纷纷出现, 征募捐款, 救济贫民。

 由于这些组织互不搭界, 各自 为政, 造成了不少混乱与浪费。为纠正这种现象, 索里 (Re v e r e n dHe n r yS o l l y )

 牧师参考 “汉堡制”及 “爱尔伯福制”的做法提出 成立一个组织, 以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根据他的建议,18 6 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 “慈善组织会社”。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本人的生活, 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实施救济的具体方法为:(1 )

 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 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 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 主持救济分配工作。

 (2 )

 各区办理区内 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 另特设咨询部, 供济贫法执行人员 、 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 请救济者的材料, 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 “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 。

 (3 )

 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 其涉及项目 包括申 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 如住房、 健康、 教育及工资等。

 (4 )

 提高救济款物配额, 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后, 英国其它大城市纷纷仿效。其影响甚至跨越国界, 达于美国。18 7 7年美国水牛城 (Bu f f a l o )

 出 现全美第一家 “慈善组织会社”, 其后, 该类组织在其它城市也相继建立, 在水牛城会社成立后的 6年内, 美国共有 25个城市成立了“会社”。和 “慈善组织会社”大致同期出现的 “睦邻组织运动”也被称为 “社区改良运动”。

 18 8 4年, 东伦敦教区牧师巴涅特 (S a mu e lA 。

 Ba r n e t t )

 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取名为 “汤因比馆” (T o y n b e eHa l l )[ 2 ]。“汤因比馆”实际上即为 “社区服务中心”, 其特点有四 :(1 )

 设于贫民区, 备有宿舍, 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

 (2 )

 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 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3 )

 尽量发动当地人才, 培养其自 觉的互助合作精神, 为社区服务。

 (4 )

 社区睦邻中心不仅为服务中心, 而且也为文化中心, 向 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汤因比馆”成立后, 睦邻组织运动迅速推广,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 而且成为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 其中以美国最为发达。总结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可见, 随着工业革122

 命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传统的家庭保障、 邻里互助等已不能满足现实的社会需求, 政府、 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地位开始受到重视。

 但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尚存在临时性、 非专业性的特点, 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方面作用有限。

 不过, 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基本理念对后来专业社会工作的影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其中 “助人自 助”的理念甚至成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一、 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开始, 西方社会工作进入专业化、 制度化发展阶段, 至今已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

 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除了 上面提到的一些背景条件外, 以下几个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国家 (政府)

 对社会福利事务干预的强化推动了社会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 19世纪 8 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推动颁布并实施的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在西方各国陆续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更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 “福利国家”阶段。“福利国家” (We l f a r es t a t e )这个词最早出 现于19 4 1 年英国 大主教威廉・邓普( Wi l l i a mT e mp l e)所出版的一本小册子 《公民与教徒》 (Ci t i z e na n dc h u r c h -ma n )

 中。

 19 4 2年 11月 , “福利国家”的总设计师威廉・贝弗里奇向英国内阁提交 《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的长篇报告, 提出通过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措施以重建家园, 这便是后来人们所称的 “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提出 , 要在战后重建英帝国 , 必须首先铲除 “五害”———疾病、 贫穷、 愚昧、 怠惰和匮乏。在铲除 “五害”的同时,必须建立 “从摇蓝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福利措施, 包括失业、 老年、 职业伤害、 遗属等保险项目 和家庭津贴等等。“贝弗里...

篇四: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价值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一 价值观

 二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不谋私利、助人为本,服务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三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一)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

 在美国,戈登和比斯提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表述影响较大。

 戈登在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 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 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

 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事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比斯提克对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比斯提克在 1961 年出版的《个案社会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价值体系,它们是 1 人的潜能 2 人的责任 3 人的权利 4 人的需要 5 人的社会功能 6 社会的责任 7 社会的权利 8 个人对社会的职责 9人的自我抉择权。

 以上两位学者论述的共同之处:

 第一,价值体系内容的界定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

 第二,价值取向基本相同。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

 1 价值与尊严

 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

 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三方面的阻碍才能做到对案主的尊重:(1)因社会分层而引起的歧视态度,(2)因身体或智力的疾病或缺陷而受到歧视,(3)因以往的错误而受到歧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美国哲学家泰勒认为,接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愿意承认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二就是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有一个复杂的奋斗、思想和感受模式。

 第三,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保密的主要方式包括:不向他人提供案主的姓名及资料;

  不向他人提及会谈过程及内容;

  保证会谈室为案主专用,不让外人旁观;

  安排会谈时间时要避免不同案主在等待约会时发生碰面的情况。

 2 动力与能力 在社会工作者的眼里,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条件事宜,人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发展的,这是社会工作助人目标的实现前提。

 3 自决的权利与义务 在整个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对案主采取的是引导态度,由案主自行决定。

 4 共性与个性 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

 5 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同时个人对社会也是负有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挑战

 一 外部的挑战 (一)社会 (二)社会工作机构 (三)社会工作者

 二 价值体系内部的矛盾

 (一)案主的隐私权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中有关隐私与保密的一些伦理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除非迫于专业理由,否则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所有资讯加以保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在公开保密资料前的合适时机,尽可能地告知案主资料保密的限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三,社会工作者必须和案主及其利益相关者讨论保密的本质和案主隐私权的限制。

 (二)案主的自决权

 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时,有以下三个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第二,案主的决定不会损害到他人正当的、基本的利益。

 第三,案主的决定不会立即对其自身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二)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社会福利思想 (三)“三个代表”思想

 二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二)中国社会工作关于社会的价值 (三)中国社会工作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与统一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

 社会工作专门职业的价值 (一)关怀社会弱者,抚慰人们的心灵。

 (二)急难时伸出援手,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三)容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就业,形成一支新的就业大军。

 二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三 中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和发展

 一 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1917 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采用了“诊断”一概念,但仍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1917 年以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精神医学的洪流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30 年代。

 进入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训练和实务的基本理论来源。

 第二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和流派

 一 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整个体系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理论的主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人的心理结构 意识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所有的知觉,包括日常所说的感受和感情,一开始都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一个领域,是人的本能欲望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遵循“快乐原则”。包括被压抑的、无从觉知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性欲。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心理深层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核心。

 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关系可用三层楼房进行比喻:三层楼房,三楼住着理智有教养的意识;二层住着安分懂礼的潜意识,一楼住着粗野任性的无意识,二楼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去拜访,同时,他又有责任守住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冲到三楼去打扰意识的正常生活。如果冲破了阻碍,则会导致行为上的问题。

 (2)人格的建构 相对应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体的人格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领域。

 本我,相对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的基础部分。唯一目的在于追求本能需要的满足,如性欲、食欲、求生欲等,它只是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没有理智可言。

 自我相对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自我的活动包括记忆、知觉、情绪、思考等,作用是为本我提供外界消息,帮助本我从外部世界获得本能需要的满足,同时避免由于盲从而遭致危险。自我遵从现实原则。代表理性。但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弗洛伊德将自我和本我比喻为骑手与马的关系。(自我是马,本我是骑手)

 超我包括良心、道德、理想、社会感情这些任性中的高级本性,是社会力量的代表。超我是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个体人格中的反应,是理想中的我。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有保持自我、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健康成长。其中,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同时也被严厉的超我所监视,受到外界的挫折,因此,人们会经常感叹生活的不易。自我如果不能抵抗前三者的压力,则会产生焦虑。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

 (3)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是指人在精神上处于紧张的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行动以适应或试图解除这种状态。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

 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这样顺利工作的。多数人至少需要暂时的防 御来抵挡焦虑以解决困难的经历。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很理智的对待自己,不能以现实的方式对待生活。当我们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对待环境,冲动或良心时,就是在运用防御机制。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侵袭,对防御机制的运用表明自我的减弱---这一状态可能是轻微的,暂时的,也可能是严重的,持续的。防御机制是对实际状况的歪曲,而且是无意识进行的,如果长期运用,个体的功能会严重受到影响;当情况恶化时需要建立更极端的防御,因为逃避了真实的应对。总之,运用一些防御机制是常见的,如果他们成为对不愉快的内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则可能会伤害有效的功能。常常提到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认,认同,转移,固结,回归。

 (二)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内在认知过程在导致障碍及行为改变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贝克、艾利斯等。

 1 认知理论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对他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不是来自事情本身,人的情绪和行动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

 艾利斯关于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的看法集中在他的 ABC 理论中:A 代表刺激,B 代表人对刺激的解释,人对刺激的解释决定着刺激的刺激值效应,C 代表激活水平,并非 A 直接引起 C,A 与 C 之间还有个体反响回路对刺激的解释在起作用,个体反响回路对刺激的解释是人对 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 B,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解释 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解释 A。因此,对 A 的解释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 A 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 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解释决定着的刺激的刺激值效应有差别,即 B 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是引起高激活水平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决定着的刺激的刺激值效应才是引起高激活水平的直接原因。

  在 ABC 理论中,D 代表治疗,通过 D 来影响 B,认识偏差纠正了,刺激的刺激值效应降低了,从而确保了最佳激活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心理稳态能力正常发展,情绪和行为正常,最后达到 E 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以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为基点。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主要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和华生的“刺激-反应”为代表。经典条件作用说中有关条件反射的形成、泛化和消退等的原理,可以解释人的某些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种刺激物或情境可以泛化到另一种刺激物或情境中去,条件反射建立或消退的规律可以作为社会工作中消除不良行为,塑造健康行为的重要方法。

 桑代克的效果规律和斯金纳的行为强化原理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治疗和咨询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奖励有益的行为,忽视或惩罚不良行为,从而创造一种新的

 行为模式。

 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原理是指人们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模仿学习有助于矫正不良的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三)社会系统论

 1 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把社会看作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他认为维持社会均衡必须通过社会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家庭是执行社会化的主要机构,越轨者是社会化程度不够的人。默顿创立了有名的中层理论,其中失范概念、越轨理论和五种行为适应理论对社会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2 系统理论 贝塔郎菲的系统观强调结构的平衡和所谓最佳稳定状态,认为案主出现的问题,就在于案主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3 生态系统观 生态系统理论以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为基础,认为个人行为的发展与成长受到其与环境间互惠性交流历程的影响,其生活得健康与否,并非个人特质或病态因素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否顺利适应环境,也就是取决于个人与其环境之间能否维系适应良好的调和度。

 (四)女权主义理论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六)增强权能理论

 (七)后现代主义理论

篇五: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胡玉松・(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 16 20 )摘要中固的社会工作是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和协调发展而引入, 这一发展模式源自西方. 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 时自今日在中国虽取得了较好较快发展, 但不可否认和国外相比仍处于初步的, 不成熟的发展阶段,还远泰很好地融入中国的本土环境。

 其原因各方有乏. 本文重点从西方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价值观出发, 探讨其与中国本土民族文化助人心理的区别, 以期从中探求推进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之路, 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人类小到生物个体, 大到群体、 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也不例外, 尤其是该行业的核心理念, 它们是提供助人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并集中反映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工作时遵循的理念中。

 社会工作源自西方, 经过长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适应中国的土壤环境, 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让西方社会工作扎根于中国大地上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更好探求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途径, 有必要追本溯源, 纵观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嬗变历程。一、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基督教义, 他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 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

 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 只要他能尊敬上帝, 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

 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

 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 禁欲寡欢作为信仰, 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 C a llin g ),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样基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 博爱、 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 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 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 自由与尊严, 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 出世主义。

 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反对特权、 集权和神权, 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 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 只是口号、 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 现实中并未真正存有。

 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 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 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 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无产阶级生活贫困, 苦不堪言。

 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 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的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面纱, 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

 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 如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 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 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

 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二,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地域差异显著。

 造就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积淀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的儒道文化不乏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最璀璨的奇葩。

 儒家宣扬集体主义、 大同社会, 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 个体中心相去甚远。

 道家思想中出世、 归隐遇事不求人的自恃自守似乎也与此格格不入。

 加上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如注重人际关系、 消极求助等特点, 都使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关传入中国本土后面临巨大挑战与困境。( 一)儒家文化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挑战孔子在《礼记- 礼运- 大同篇》 中日: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固人不能独其亲为亲, 人不能独其子为子。

 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养, 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 大学》 :

 “格物而后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治国, 治国而后平天下” 。

 从中可看出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责任, 而较少强调对个体的关注, 教导人们完善社会道德意识, 提升个体人格, 积极有为投身社会建设, 爱国爱家, 恪守忠孝悌义之道, 使社会实现大同, 天下太平。

 他重视社会、 群体、 人际, 而忽视个体、 局部的切身利益和需要, 倡导济世而非助人。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 集体主义、 顾全大局、 委曲求全等集体观念与做法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社会学后现代主义批判个体与社会、 微观与宏观等的二元对立提法, 主张二者相互作用的二重性关系。

 按照此种观点, 社会的大同、 和谐正是建立在个体诸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前2 008年第4期安徽文学万方数据

 提下, 当个体需求得以满足时反过来进一步保证社会稳定、 秩序和结构维持。

 然而社会工作更重要的是寻求服务结果的实用性以及实效性, 是对处于亟需困境中的个体提供及时帮助,社会工作的这种职业追求并不妨碍社会整体视角的社会发展观, 但若只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 则必将严重阻碍社会工作目标的实现。

 当然这并非意味这种集体主义观是错误的, 而只是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相冲突。( 二)道家文化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挑战道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讨人生哲学, 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 形成所谓“富儒贫道” 、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之道。

 道家主张个性超脱, 清静无为, 知足知止, 顺其自然。

 中国传统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追求为社会傲贡献, 赢得他人社会的尊重和敬仰。

 而当人生处于失利之时, 例如遇疾病、 仕途失意、 功未成名末就等往往转向道家主张的人生态度, 因为道家更关注个体, 它教世人消极漠视政治逃避世事, 而不是积极有为的参政议政。

 它是以另一种无为而治的方式抨击时政、 反思传统、 批判世俗, 是出世丽非入世, 这正迎合了处于人生困境之时的个人心理需求, 从而使个体在世俗中达到自保的目的。

 但这种主张对热衷世事、 追求名利的社会大多数意义多大, 抑或它只是停留在经院式哲学层面上的抽象哲理?要言之, 道家关注个体, 没有像儒家主张积极有为的构建社会整体秩序, 也未针对社会上多数个体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是主张困境中自恃自守、 不寻求帮助, 这同样是对社会工作理念基础的颠覆。( 三)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集体主义观念浓重, 对于群体家族中失势或会给集体带来损害的成员往往采取捧斥的态度, 相反为集体赢得荣誉会极力受到尊敬, 甚至被赋予种种特权,“在中国文化中, 权力因亲属而不同, 人依附于不同组织而生存, 进步是整体成就” , 这也意味着倒退是集体共同的耻辱。这会使有困难之人被集体孤立, 得不到他人应给与的帮助, 长期他们就会形成自卑、 自闭、 忍耐内敛等内生型民族性格, 而不会将自身困难需求坦之于众, 这样进一步演化会使即使外界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他们也不愿接受帮助的状况。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注重人际社会关系, 当必须要求外界的救助时, 他们首先求助关系网内之人。

 如血缘、 地缘等关系群体, 一方面在这些初级群体中长期共处已形成互助关系和信任关系, 只要在他们力所能及范围之内, 能有效解决问题,大多情况这类人群是最先救助的对象。

 这就是所谓的“人情化” 帮助, 不言而喻还有非人情化帮助。

 若所遇困难超出人际网内人们的解决能力, 就会寻求政府领导的救助, 这不排除长期以来形成的百姓对政府的信赖与依赖, 同时也由于亲社会行为中践行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共识, 使得抛弃公权力救助而接受私力救助会产生报恩的责任和义务压力。

 而政府官员则不同, 他们以人民的公仆自称, 有问题就找公家, 这也是公仆们的分内之事, 百姓接受他们的救助理所当然, 况且有时是由于政府失职而使人们处于困境之中。

 礼俗社会中, 人情化帮助在先, 非人情化为次级选择, 这不仅是民族文化作用的体现, 还考虑到方便与否、 所花成本、 消耗时间、 程序繁简、解决问题及时有效等因素。

 而其中救助提供者一般都没经过专业教育培训, 但他们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上救助模式使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受质疑, 但这是传统社会的情景。

 时移事亦易, 随着我国城市化、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已经全面进入转型时期, 社区关系、 秩序衰落, 社会问题、 矛盾日益突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疏远冷漠, 随之产生对彼此的信任危机, 而迫使人们不得不关心自我。

 现代人有一种强烈的想寻找信任之人救助的心理需要, 但缺乏制度性地组织起来的个人联系。

 现代性“脱域机制” 中时空分离, 社会关系不再依赖于某一地域中的互动, 也脱离于同一时间的关联。

 在各种活动的参与者非在场状况下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要依赖于信任。

 现代性的种种危机使个体遭受人生逆境时, 不会再像传统社会中如此依赖人际关系去解决。

 这就为社会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时代性的有利条件。

 这也说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毋庸质疑。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一舶来品, 更好地发挥作用和提供有效服务以切实解决问题。三、 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本土化” 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种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本土和本土性的组合。

 “本土” 是由外而内的动作, 是本土化的前提, 而“本土性” 是“本土化” 的结果。

 社会工作产生于发达国家, 当被引进到异文化且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时, 必须经历同土生土长的文化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最终可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过程, 而中国作为主体具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以“拿来主义” 的态度决定选择什么、 接受什么、 是否准予其融合到本国文化等的主动权, 而外来东西处于被接受、 被选择的被动地位, 有配合、 支持主体推动其完成本土化的义务。西方的价值观中受科学主义支配的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

 若用韦伯的行动类型将中西文化行为分类, 则中国更偏重情感型和传统型, 而西方则更多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行为。

 中西价值观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不同, 面临的情况问题不同, 也就不能任意将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和理论随意运用于中国。

 无绝对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而只有适合一国国情环境与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儒道文化以及其他传统礼俗的影响仍在, 同时我国也面临来自现代化、 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内在因素的冲击, 各种问题矛盾日益凸现。

 在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情景下, 个体将如何作为, 享有社会问题医生之美誉的社会工作又将何去何从, 这是时代发展对社会工作的巨大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应致力于服务理念的本士化、 服务方法的本土化以及服务组织的本土化, 其中本土化的服务理念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工程的基础土壤, 在理念的指导下推动实务方法和服务组织架构的本土化。2008年第4期安徽文学万方数据

 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作者:胡玉松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 201620刊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年, 卷(期) :2008, (4)引用次数:1次

 相似文献(9条)1. 期刊论文 唐晓英. 王鹤岩. 李精华. TANG Xiao-ying. WANG He-yan. LI Jing-hua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 而且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 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等,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相当迅速, 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2. 期刊论文 黄耀明. HUANG Yao-ming 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0(3)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是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 很少有一个专业象社会工作如此注重价值观的讨论与内化. 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人道主义、 实证主义和乌托邦思想等,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相当迅速, 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3. 期刊论文 顾东辉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冲突及对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0(2)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由对人的看法和对社会的看法构成, 社会工作的行为守则则是价值观的操作化. 它可以帮助解决许多问题, 也可能导致当事人的自由和福利、 当事人权利和工作者权利、 工作者的普通身份与专业身份、 社会工作价值与其他社会体系的道德困境或价值冲突. 社会工作者必须进行道德决策, 在诸好或诸坏间进行平衡. 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需要领悟传统文化的特性, 整合以人为本和集体主义的理念, 以融汇视角把握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 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提炼传统文化的助人理念并举是中国社会工作良好发展的基础.4. 期刊论文 史铁尔. 高桂贤. SHI Tie-er. GAO Gui-xian 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6(3)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以制度化利他主义作为特征.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实...

篇六: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18/9/19 1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

 2018/9/19 2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 作为社会救助实践的社会工作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C.O.S.) (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

 英、美的社区睦邻组织运动 ( (The Settlement Movement )

 三、社会立法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德国、英国、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2018/9/19 3 一、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1 、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莱时期的思想根源 2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3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制度背景

  英国1601 年伊利莎白 《 济贫法》 》

  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8/9/19 4 (一)英国1601 年伊利莎白 《 济贫法》 》

 Elizabethan Poor Laws

  1. 内容

 2018/9/19 5 2. 贫民划分 3. 意义

 注:1834 年英国议会对济贫法的三点修正

 2018/9/19 6 内 内

 容 1 )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2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名,中央政府也设立监察人员。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3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这是最早的工赈法。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供男女儿童学艺,教区亦义务代为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其进行工作自救。

 4 )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5 )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庭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放给予救助。

 6 )对贫民实施分类救济。

 (见课本p29 )

 2018/9/19 7 贫民划分

 1 )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 2 )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 3 )失去依靠的儿童,包括孤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018/9/19 8 意 意

 义 ( (1 )济贫法首先规定了政府在社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 (2 )济贫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强调救济对象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救济。

 ( (3 )济贫法还规定了人们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

 ( (4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原则。

 2018/9/19 9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1.

 1788 年德国汉堡制,布希(Busch) 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 (1 )该市设有一个中央办事处,综合管理全市的救济工作 ,全市分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赈济员若干人。

 ( (2 )救济方法是助人自助;对失业者介绍工作,把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学习技艺,不准向沿街乞讨者施舍等。

 2018/9/19 10 2.1852 年爱尔伯福制 ( (Elberfeld System )

 一项社区救助制度。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

 ( (1 )该制度将全市划分为564 段,每段约有居民300 人,其中每段 贫民不得超过4 人。

 ( (2 )每段设1 名济贫员,求助者需与赈济员接洽,调查后才给予补助。

 ( (3 )全市每14 段为一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 人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委员会,定期开会,指导各段的赈济工作。形成报告、提案,交给市 中央委员会。

 2018/9/19 11 三、 社会工作的 发端

  1、 、 慈善组织会社

 背景:工业发展—— 失业增多 

  组织、内容、意义

 2018/9/19 12 1. 组织 ( (1 )1869 年,英国伦敦成立慈善组织会社。

 英国牧师H· 索理于1868 年建议成立一个理事会,以协调政府和 各民间慈善机构的活动。1869 年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与抑 制行包协会”,后易名为“ 慈善组织会社 ”。

 ( (2 )1877 年,美国布法罗成立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牧师S·H· 哥尔亭曾对伦敦的慈善组织会社进行过考察。他效仿伦 敦慈善组织协会的做法,将贫民划分为“ 值得救济的贫民 ”和“不 不 值得救济的贫民 ”以区别对待。

 哥尔亭在理论上还发展了 机构间的合作、社区教育、个别化、适当的救济、行乞的抑制、预防性博爱及个人服务等 等7 个概念。

 2018/9/19 13 2. 内容 ( (1 )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分区管理。

 ( (2 )各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并设咨询部。

 ( (3 )各分区派人对提出申请的人进行调查。

 ( (4 )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使之能适用申请人生活所需。

 2018/9/19 14 3.COS 的意义 ( (1 )友好访问员的个别调查成为 个案工作 及家庭咨询服务 的先驱。

 ( (2 )促进各私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采取合作步骤,为 社区组织 及社会计划的发展奠定基础。

 ( (3 )慈善组织会社用统一的理念协调组织慈善救济事业, 为形成具有 共同价值体系 和 统一概念范畴的社会工作专业体 系 创造了条件。

 ( (4 )随着慈善组织会社的发展, 专业训练 也开始。

 1898 年美国纽约慈善组织协会开设训练课程以提高友好访 问者的工作质量。

 2018/9/19 15 2. 英美的社区睦邻组织运动 ( (The Settlement Movement )

 1.1884 年,汤恩比馆(Toynbee Hall )

  英国牧师巴涅特(Samuel A·Barnett )在伦敦东区设立汤恩比馆。汤恩比馆的特点3R’

 (1 )

 Residence :与穷人共同生活了解问题的真相。

 (2) Research: 以研究来支持行动。

 (3) Reform :社会重建。

 2018/9/19 16 1889 年,赫尔馆(Hull House )

 1889 年由J· 亚当斯和A·G· 斯塔尔在芝加哥创办的赫尔馆.

  赫尔馆的宗旨是改善和发展社区居民的福利;它关注的不是单个的服务项目,而是整个邻里的生活福利。

  (1 )强调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要求工作者有爱心。

  (2 )由简单的物质救济,进一步扩展到对人精神的关怀。

 到1937 年,美国已有500 多所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2018/9/19 17 3. 睦邻组织运动的意义 (1) 说明社会工作之目的在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应从 个人与社会双方面 同时入手。

 (2) 社会工作应随时 依据社区实际需要 计划工作,并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工作。

 (3) 社会工作应 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 ,并应促进全面的社区福利为目的。

 (4) 工作进行的方法,不仅可运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并 发展了社会团体工作与社区工作两种方法。

 。

 2018/9/19 18 三、社会立法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1 、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德国俾斯麦政府建立,三大保险制度,分担原则 2 、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1909 韦伯夫妇积极预防思想,贝弗利奇报告 3 、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1935 年罗斯福新政“社会安全法案”

 2018/9/19 19 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 (1 )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扩展使得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迅速发展,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制度化 ( (2 )社会工作者的观念及工作领域的改变,危机之前,案主问题更多归为自身懒惰、道德缺陷、不幸个人经历、过渡心理压力等 ( (3 )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

 2018/9/19 20 拓展阅读书目

 黄河等编著 《 社会工作概论 》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P322-358 英国 汤普森著 《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 ,译林出版社,2001 周永新主编:

 《 社会工作学新论 》 ,商务印书馆(香港),1994

 2018/9/19 21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 ( 20 世纪初~20 世纪50 年代)

 一 一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定过程 二 二

 专业的发展与成熟 三 三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趋势

 2018/9/19 22

 一 一

 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定过程

 1.1915 年亚伯拉罕· 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 )

 在美国慈善与矫治会议上发表了 《 社会工作是一们专业吗 》 的论文,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他提出了专业的六条绝对标准,从而认为社会工作尚不是一门专业。

 2.1917 年,玛丽.E.芮奇蒙德(Mary E. Richmond )发表 《 社会诊断 》 ,被看成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

 ( (1 )首次把助人工作当作科学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

 ( (2 )总结了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研究(资料收集)—— 诊断(陈述问题)—— 评估(陈述改变的状况)。

 2018/9/19 23 二 专业的发展与成熟—— 作为职业、专业和制度的社会工作

 1. 工作方法的发展与形成 2.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3. 社会工作职业化 4. 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 5. 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

 2018/9/19 24 1. 工作方法的发展与形成 ( (1 )19 世纪30 年代以前以个案工作为主。

 ( (2 )1930 年柯义尔(Grace L·Coyle )出版 《 组织的团体社会过程 》 ,成为团体工作方法的里程碑。

 ( (3 )1939 年,全美社会工作会议开展“社区工作作为一个社会工作方法”的讨论。

 ( (4 )1950 年,社会工作会议正式形成个案、团体、社区三大方法。

 2018/9/19 25 2.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 (1 )社会工作学院纷纷成立。

 ( (2 )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成立。

 2018/9/19 26 3. 社会工作职业化 ( (1 )专业社会工作者出现。

 ( (2 )社会工作资格认证体系的初步形成。

 2018/9/19 27 4. 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 ( (1 )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成立。

 ( (2 )世界社工者联盟成立。

 2018/9/19 28 5. 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 福利国家的形成

 20 世纪60 年代,大致完成了专业化的形式要 件,专业组织、伦理守则、专业教育、证照 制度,同时发展出各种专门领域,并限制进 入专业的门槛,使社会工作者成为助人专业 中的精英团体。

 2018/9/19 29 三 三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趋势

 —— 从专业化到综融化 1. 社会工作专业模式走向综融。

 2. 工作方法出现整合,逐渐打破传统三大方法分立,将各种方法统合成一种社会工作实施过程和方法。

 3. 宏观取向。虽然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强调社会公正的理念,但到70 、80 年代后才真正进入到社会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层面,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和社会变迁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

 2018/9/19 30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工作 一 一

 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二 二

  20 世纪上半叶—— 社会工作的萌芽

 三 三

 1949— 改革前—— 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

 四 四

 1979— 现在—— 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初步形成

 2018/9/19 31 一 一

 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 大同理想和慈善事业

 ( (1 )汉:常平仓 ( (2 )中唐:佛教慈善事业,政府、个人慈善 ( (3 )明末清初:同善会

 2018/9/19 32 二 二

 20 世纪上半叶 —— 社会工作的萌芽 1. 社会福利行政

 2. 社会工作教育

 3. 社会工作研究

 4. 本土初步的社会工作尝试

 2018/9/19 33 1. 社会福利行政—— 以社会救助为主 ( (1 )民国时期保留清朝原有的社会救助机构和设施。

 ( (2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间社会救助事业发展。

 ( (3 )国民党统治时期指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社会救助机构进行管理。

 2018/9/19 34 2. 社会工作教育 ( (1 )内地主要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

  1925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 (2 )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社会工作实习,包括调查、个案和农村社会服务人员培训。)

 2018/9/19 35 3. 社会工作研究 胡均 《 社会政策》 》 马饮冰 《 都市政策论》 》 柯象峰 《 中国贫穷问题》 》 马君武 《 失业者及贫民救助政策》 》

 2018/9/19 36 4. 本土初步的社会工作尝试 ( (1 )个人慈善 ①张骞 ②熊希龄 ( (2 )乡村建设运动 ①晏阳初

 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平民教学。

 以经济、文化、政治、卫生四项综合的教育方案,把农村中的贫、愚、私、弱四种病症转为富、智、公、强。

 ②陶行知

 在南京创办南京乡村师范学校,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社区。

 ③梁漱溟

  建立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邹平实验区,以复兴中华文化、恢复民族信心、重视农民教育以及乡村自救运动引发社会变迁。

 2018/9/19 37 三 1949— 改革前 —— 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 政府承担全部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职能。

 1. 社会福利救济机构的发展。

 2. 社会福利生产从无到有,并得到迅速发展。

 3. 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猛增。

 2018/9/19 38 四 1979— 现在

 —— 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 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初步形成

 1.1979—1984 年,社会工作研究的恢复重建时期;

 2.1984—1987 年,社会工作研究与社工教育以及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社会福利服务起步与发展时期;

 3.1988—1992 年,社工教育、研究、实务蓬勃发展。

 4.1993 年以来,社区服务的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发展。

 2018/9/19 39 本章思考题:

 1.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社会工作的起源是什么?

 3. 中国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与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有何异同?

 4. 中国民政部的组织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推荐访问: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