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新型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1945年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就把教育工作列为东北解放区的五大任务之一,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1946年9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改造学校教育和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明确指出东北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是:“肃清敌伪奴化教育和蒋介石封建法西斯教育的遗毒和影响,建立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使教育服务于新民主主义政治,服务于东北人民的和平民主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派出了大批的文化教育工作者进入到黑龙江地区开办新型教育,使得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事业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文化教育形势很快发生了巨大变化。

推广初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历史性地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1946年黑龙江地区解放后,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广大翻身农民纷纷送子女上学念书,争取在文化教育上尽快翻身,真正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初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地贯彻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精神,结合学习老解放区的经验,培训教师、改进教材、完善管理制度。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推广小学教育。采取早学、午学、夜学、半日班、全日班等多种形式灵活办学,便利广大儿童入学。每年寒暑假期间,各市、县都举办教师训练班,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当地中共党组织领导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清盲目正统观念,破除封建和法西斯教育思想。经过广泛的教师训练,在小学教育中初步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1947年后,在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运动中,黑龙江地区遵照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在城乡广大工农群众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识字运动和政治启蒙教育。各地村屯干部、农会会员、民兵自卫队员、妇女会会员等都利用各种冬学形式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次冬学运动是黑龙江地区成人教育史上一次空前壮举,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国家的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国后全省成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教育工作,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对青年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政治思想启蒙教育和文化教育。翻身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子弟大批进入学校,培养出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干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

一批延安迁来的高等学校,形成黑龙江教育的骨干力量。东北解放战争初期,从延安等老解放区迁来了一批高等学校。这部分学校虽然数量不多,却是黑龙江地区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1936年6月创立于陕北安定县瓦窑堡的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主要为各根据地培养抗日干部和训练军队高中级干部。1945年冬迁至东北,1946年2月进驻通化,改称东北军政大学。同年5月末转移至黑龙江北安,7月开始招收学员,培养目标是军政干部。东北军政大学在一年的时间里相继组建了南满、北满、东满、西满4个分校,其中东满和西满分校专门培养蒙古族和朝鲜族干部。1948年春各分校相继撤销,总校迁至齐齐哈尔。该校从开办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培养了2.6万多名军政干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和东北根据地的建设。

1947年,东北军政大学西满分校蒙古大队第四队毕业留念照。(资料片)

1945年,东北公学在梅河口创建,后迁至本溪,1946年2月扩建为东北大学。后因国民党军队进犯而辗转北撤,最后于1946年6月迁至佳木斯。当时学校设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4个学院,后来又增设教育学院,另设有预科。1946年底,文学院脱离东北大学,迁往哈尔滨并改为鲁迅文艺学院。东北全境解放后,迁往沈阳。东北大学非常重视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除各学院设置的专业课外,全校设有以中国革命理论为中心的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共同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曾多次组织师生参加黑龙江地区的土地改革斗争和遣送日侨等实际工作。194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作出《关于东北大学的决定》,要求学校暂时停办各学院,举办中学师资训练班,并动员绝大多数教职员去办中学,以适应东北根据地教育建设的迫切需要。

1947年2月,鲁迅文艺学院划分组建成4个文工团和1个音乐工作团,分赴合江、牡丹江、松江及南满等地区开展文艺宣传活动。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各文工团离开黑龙江地区相继进入沈阳,重组鲁迅文艺学院。1947年5月,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成立后,陆续派遣干部分赴黑龙江地区4省,组建了佳木斯联合中学、依兰联合中学、富锦联合中学、牡丹江联合中学、宁安联合中学、绥化联合中学、北安高师中和巴彦联合中学等8所联中,并负责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他们学习抗大的办学经验,以政治教育为中心,改造学校,转变学生思想,吸引和争取一批中学生加入人民军队。

1946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由延安迁至兴山(今鹤岗市),同年8月16日正式开学,学员大部分为知识青年,部分为东北战场各部队选送来的卫生员。1947年后,兴山中国医科大学为总校,分别在龙井、哈尔滨、通化和平谷地区,设4个分校。1948年3月,在哈尔滨成立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1949年4月16日,第二分校与龙井的第一分校合并重建哈尔滨医科大学,设预科学院、基础医学院和专门医学院(包括内科、外科和妇儿科)3个学院,附设俄文医学系,成为东北地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学院校。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前线,同时也促进了黑龙江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分3批来东北建校,其中俄文系部分师生于1946年6月末抵达哈尔滨筹建俄文学校。建校初期,由东北大学、军政大学调来的一批学员,加上另外招收的一批干部子弟共120余人为第一批学员。1946年11月7日学校正式成立,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培养军事俄文翻译。1946年12月,因战局变化,学校迁往佳木斯。1947年7月,学校又迁回哈尔滨。1948年末东北全境解放后,学校改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管,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该校为东北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外语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共和国最早的外交官。

接管改造旧高校,建立新高校,为人民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服务。黑龙江各地遵照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精神,从1945年底开始,对那些基础较好、所设专业又适应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急需的旧高等学校进行接管和改造,使之成为人民的高等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1945年底由东北铁路总局接管,学校隶属中长铁路局。经清理和维修后于同年12月1日开学,恢复了原建筑工程、机电和运输经济3个系,并继续开办预科,开始大批招收中国学生。学校培养目标仍为中长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制5年,用俄语教学。1946年7月3日,学校增设了东方经济系,培养汉语和中国经济的专门人才。1947至1948学年,增设货物运输系,培养货运专门人才,同时又增设了矿冶、化工、航空3个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该校共有8个系。

此外,1946年9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将伪满时期的王道书院改为私立的哈尔滨大学,称哈尔滨市立大学。1948年6月,与东北行政学院合并组建东北科学学院。

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还新建了一批新高校,为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服务。

东北行政学院于1946年10月建于哈尔滨,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管。1946年末迁至佳木斯,1947年5月迁回哈尔滨。从1946年10月至1948年5月,学院招收并毕业两期学员,共113人。两期学员除学习政治理论外,主要任务是与东北行政委员会干部组成工作队参加土改运动和政权建设工作。1948年6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学院与哈尔滨大学合并为东北科学学院。学院设理工、农林、教育、公安、行政、美术和医学7个系,另设有自然科学研究所。

东北铁路学院于1947年6月24日由东北铁路局建于哈尔滨,主要为铁路系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的学生来源主要为哈尔滨铁路中学及齐齐哈尔铁路中学的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少部分为在职职工。

上冬学画报。(资料片)

此外,在哈尔滨还创办过邮电学校、卫生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等等。这些学校都是为适应战争和建设的需要而创办的,大多是以思想改造为中心的短期速成训练班。这些学校为解放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为人民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也为后来建立正规高等学校打下了基础。

东北农学院旧照。(资料片)

教育事业走上新型正规化发展道路。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黑龙江地区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成了中心任务,教育工作也必须做相应的转变。为了适应形势要求,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在1948年8月12日,在哈尔滨召开东北第三次教育会议,提出学校教育要适应形势要求,改变战争时期的非正规状态做长远打算,办新型正规化的学校,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第三次教育会议发出了实行新型正规化教育的号召,明确了实施正规化教育的方向。会议指出培养学生既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学习文化,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領。这次会议成为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黑龙江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高等学校进行调整。首先是创办东北农学院。1948年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开始在哈尔滨筹建东北农学院。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先后由吉林、长春、沈阳等地接收一批学生,转来一批教师。原哈尔滨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师生也合并到该校。1949年9月15日,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设农艺、畜牧兽医、森林3个系,附设预科和农业机械化专修科。1950年1月1日,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农学院。同年10月19日,沈阳农学院迁来与学院合并,重新改名为东北农学院,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所培养高级农业专门人才的高等农业学府。

这次调整还包括:加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建哈尔滨医科大学,扩大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在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正规的学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增加文化课的比重,加强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工作,充实学校的图书仪器;在教学领域开展向苏联学习的活动。这次调整使学校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提高了教育质量。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全省已有小学10398所,学生970867人。中等以上学校虽然由于学生大批参军参干影响了数量的增长,但由于工农子弟大批入学,比解放前仍然有较大增长。中学达到54所,在校生22096人;大学6所,在校生5855人。

黑龙江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施新型正规化学校教育,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为经济建设培养和储备了大批干部和各种类型的专门人才,为全东北的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新中国的教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黑龙江这个历史上文化教育长期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新中国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更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镇。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推荐访问:黑龙江 建立 地区 发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