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事迹观后感8篇

支教事迹观后感8篇支教事迹观后感 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 导语:西宁支教教师们的脚步不仅没有缓下来、停下来,反而去得更疾了,更加密集了;来自柯桥区品学兼优的孤儿大学生袁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事迹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支教事迹观后感8篇

篇一:支教事迹观后感

老师的感人故事

  导语:西宁支教教师们的脚步不仅没有缓下来、停下来,反而去得更疾了,更加密集了;来自柯桥区品学兼优的孤儿大学生袁芳,暑期作为支教,她在回报社会中感受到了快乐。

  故事一:班玛县海拔 3600 米。这里的孩子汉语水平较差,有些孩子连汉语都听不懂,这让我们这些老师犯了难,要是连交流都成问题,以后的教学还怎么进行?

  终于有了:让孩子们教我们藏语,我们教孩子们汉语!事实证明这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孩子 本 们都因给自己的老师当 屹 老师,学习积极性高涨 父 ,放学或者周末不回家 羽 的时候,都会主动跑来 借 跟老师交流学习!

  弯 与此同时,老师们开始 哲 在课堂上唱歌、跳舞、 煎 进行图片展示等,可谓 少 各显神通啥招都用上啦 郭 ,课堂氛围终于活跃起 签 来。不少孩子对英语这 酗 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我 拈 就以给他们起英文名字 砸 作为诱惑……这一招在 译 西宁的学校已经不怎么 杜 管用了,在这里竟然很 宿 有效!

  尽管在高海 导 拔地区上课感觉累,活 燎 动量太大还气喘得不成 冀 ,但因跟孩子们交流无 校 障碍了,就特别开心。

 掺

 故事二;

  刚刚踏进 渠 玉树市第三完全小学时 躯 ,我被强烈的高原反应 累 折磨着:头晕!流鼻血 修 !四肢无力!晚上睡不 岭 着觉!坐在椅

 子上都觉 炽 得特别疲倦……可那一 郝 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 炸 却在不断刺激着我内心 载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旭 。我根据牧区孩子的特 周 点,向 40 分钟要质量 父 、要效益。“老师你明 哨 年还来吗?”时不时就 纷 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 乌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荤 们,只是孩子们越这样 佑 ,我内心就越惭愧,唯 式 有更加卖力地教他们, 减 方能换取内心的片刻安 轰 宁。

  一天,当我站 锻 在操场上望着远处的雪 赵 山想家时,一个小女生 熔 走过来问:“老师,你 阐 想家了吗?”我知道这 酱 女孩在大地震中失去了 据 亲人,是个孤儿,不由 沛 心头一紧抱住她问:“ 频 你是不是也想爸爸妈妈 拄 了?”小女孩却说:“ 腰 这就是我家,在这里很 艺 好。”

  在玉树支教 戳 的每一天,发生的每一 轩 件事,看到的每一幕, 惜 都让我深刻认识到:“ 淤 教育无小事,育人需精 刑 心” 故事三:

  齐肩 倒 的头发,粗边黑色眼镜 符 ,清瘦的身材……20 君 17 年暑期,袁芳作为 伐 “云那边”支教队的副 宁 队长远赴云南边远山区 朽 支教。

  刚到山村的 形 村小时,他们分头到村 愉 里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学 亨 生来校参加夏令营,有 殖 的学生要翻好几座山, 摹 走两小时山路才能到达 木 。经过几天的发动,来 屉 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越来 膘 越多,从开始的 30 多 游 名增加到 100 多名。

 迟

 袁芳发现村小平时 往 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之 奄 外,没其它

 的课程,于 驹 是决定给孩子们上兴趣 小 课,开发孩子的学习兴 脏趣。为此,她总是精心 已 备课,激发孩子学习热 谬 情。

  袁芳的教育方 赁 法让孩子们进步很快, 掘 孩子们也很配合她的教 幼 学活动。很多个早晨, 庞 孩子们手持一束束自采 蹦 的百合花或一些叫不出 杯 名的花,送给她和她的 挚 队员。

 一所希望小学 9 呸 8 名天真活泼的孩子

 跪

 云南的支教生活,袁 校 芳积累了经验。而 20 参 17 年在河南支教,给 琼 了她心灵上的洗涤和震 椭 撼。一次夏令营,15 布 名大学生志愿者,一所 逆 希望小学,她们和 98 友 名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 雀 起的故事。

  这次支 刽 教袁芳是队长,她们坐 验 了 17 个小时,又坐汽 遁 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 垄 跋涉一个多小时,到达 判 位于太行山腰的安阳石 痹 板岩希望小学。开营前 坡 的那天,袁芳她们把教 坚 室都打扫干净,桌椅摆 豁 放整齐,教室也进行了 颅 一番美化,志愿者们发 杯 挥各自的特长,每个教 糙 室装饰得温馨又美观。

 缨

 开营那天,袁芳她 猫 们还为小朋友们准备好 赌 了学习用品。小朋友从 哑 一开始的不配合、吵闹 钢 到后来的接受、认真、 汰 投入。袁芳被孩子的真 幕 诚和强烈的求知欲感动 券 了,更加竭尽全力,即 刨 使嗓子哑了也一直坚持 卷 完成自己的任务。

 搭上 竟 “彩虹桥”

  今年 3 辣 月中旬,上海《新闻晨 何 报》刊登了贝亲公司( 锨 上海)和《新闻晨报》 茵 联合招募“彩虹桥”支 艇 教接力志愿者的

 信息, 猫 袁芳便报了名。之后, 锨 她从百余名志愿者中被 咽 选出,并作为首发的两 药 位志愿者之一,前往青 熬 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 蝇 乡大桦林小学担任音乐 铀 老师和手工老师。

  谷 袁芳上的是音乐课,另 蚤 外还在高年级开设了手 瞪 工课。孩子们对音乐课 嚼 的热情很高。那里的孩 叶 子不做广播体操,他们 郑 的课间活动跳的是藏舞 殖 ,所以当袁芳教他们跳 到 最基本最简单的舞蹈时 在 ,他们显得异常兴奋和 锈 新奇。

  而作为兴趣 窘 选修课的手工折纸课, 氏 更是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特 ,由于人数限制,本来 水 只给四五年级的开设了 平 折纸兴趣课,而好多三 瘸 年级的学生也挤到门口 句 张望,于是便扩大了上 空 课规模,很多同学站在 遣 过道上听课。

篇二:支教事迹观后感

样支月英观后感

  榜样支月英观后感

 导语:36 年来,支月英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坎坷的山路,想得最多的是乡村中的那些孩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榜样支月英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榜样支月英观后感范文【1】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

 神圣的使命,动力的源泉

 领导的关心让支月英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奉新县委书记张家良,奉新县教育局长黄晓珍,澡下镇党委书记李百强等领导多次亲临教学点慰问支月英。考虑到支月英的困难,组织上多次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支月英都婉拒了,她何尝不想过上舒适的生活,但她的心里舍不得山里的娃娃,他们聪明活泼,对知识如饥似渴;她舍不得这里的乡亲,村里人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孩子们只要听说支月英会走,便会抱住她,眼眶里噙满泪水问,“支老师,您不要走吧!”,支月英摸着他们的小脑袋说:“不会,我怎么舍得你们?”孩子们脸上才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有时乡亲们看到支月英下山开会,担心她离开这里,总会问“支校长,你还会回来吗?”她告诉他们,“开完会,我立即就回来!”乡亲们脸上才灿烂起来。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

 让人揪心的是,2003 年 10 月 18 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艰苦的环境,朴实的担当

 2012 年 2 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澡下镇最远山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她的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不赞同她去更远更艰苦的地方,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不读书!”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打着行李奔赴大山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教学点任教。

 2012 年春,久雨低温,支老师一到那儿,就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学生李小军上学困难,她每天去接送,还要辅导他做作业。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12 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

 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榜样支月英观后感范文【2】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让乡亲们荷包里有钱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月英、为人民绽放的“警界之花”李贝、甘愿牺牲奉献永远为党争光的苗振水、“工人院士”李万君……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

 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家庭兴盛的关键,是国家繁荣的源力,是社会延续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家庭兴,青少年强则国家雄,青少年强则社会昌。青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对于家庭、国家、社会影响甚大,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养。做为青年一代,观看《榜样》后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当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轻的资本当成挥霍的本钱。在学习上敷于表面,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不能静下心来

 刻苦专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迟到早退,工作期间玩游戏、逛淘宝、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有甚者把学校里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回家里让父母帮忙洗。以上这些年轻人正是缺少对优秀榜样的学习和认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设美丽强国的使命担当?《榜样》无疑是激发青年人奋进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这些“榜样”成为青年一代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拓创新,大国工匠为 “中国梦”提速,李万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学习;扎根深山,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继承;甘为带路人,让党员有个流动的家,苗振水的情怀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让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镜子”,放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小康社会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用榜样的力量为青年“护航”,让更多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工匠精神”干好岗位工作,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

 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榜样支月英观后感范文【3】

 36 年前,19 岁的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告别家人,挑着被褥行李,来到海拔近千米、离家数百公里的山旮旯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当教师。36年来,她像一棵树,守望着这片山区,送走了一拨又一拨学生。

  刚到泥洋村,支月英发现,条件比预想的还要艰苦。当地人烟稀少,不通班车,孩子们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走 10 多公里,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恶劣的条件吓跑了前来任教的外地教师,他们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了。

  看着年轻的支月英,当地村民都笑笑:要不了几天,这姑娘就会像别的老师一样,哭着跑掉。可支月英非但没跑,还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山旮旯里。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一个送学生们回家,和他们谈心,教给他们知识、教他们唱歌跳舞。学校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买来薄膜、钉子,把窗户钉好。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她就掏钱垫上。有的家长重男轻女,想让女孩辍学,她便带领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直到工作做通。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她和同事挑着三四十公斤的担子,走 10 多公里的山路挑上山。

  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支月英视网膜出血,严重影

 响视力,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组织上几次找到她,要给她调换岗位,安排轻松一点的工作,可支月英婉言谢绝了,她说:“我舍不得这些山里的娃娃,能坚持一天就再干一天。”

  2012 年 2 月,澡下镇最偏远的白洋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该村教学点任教。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都不赞同她去。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那么多山里的孩子等着我,那是他们对我信任!”那年春天起,支月英接送学生的身影就出现在白洋村泥泞的山路上。村民们喜笑颜开白洋村教学点从来没来过公办老师,现在有了支老师,孩子读书不用愁了!

 为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支月英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她任教的当年,新校舍开工了,支月英起早贪黑,一边教学,一边协调工程中的困难,并帮施工人员做饭。3 个月后,学生们在崭新的校舍迎来了新学期。

  年过半百的支月英感到很满足,她说:“山里的孩子获得了知识,而我也享受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快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榜样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

 2.2016 年榜样支月英观后感范文

  3.榜样支月英观后感

 4.党员 2016 年观看榜样观后感范文

 5.榜样观后感 2016 最新范文

 6.2016 年党员榜样节目观后感

 7.2016 榜样心得观后感范文

 8.两学一做榜样观后感 2016

 9.2016 央视节目榜样观后感

 10.2016 榜样观后感

篇三:支教事迹观后感

看榜样观后感支月英

  观看榜样观后感支月英

  观看榜样观后感支月英

  榜样节目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山村教师支月英,19 岁梳着两个大花辫进山村,正当女人如花儿般的年纪,甚至成家之后因为在山里教书而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女儿。期间不是没有过退却的念头,当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不离开大山的时候,她这样答道:不是为了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预备党员,应紧随其步伐,做一个在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人!

 我们今晚观看了中央台的《榜样》节目,我深深感受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主题的深刻意义,它“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的主线,引领我认识了今年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等优秀人物。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我深刻受到了他们的为民奉献、舍己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忠诚负责的风采,我感受到了作为党员肩上所负的责任和使命感,我会像这些优秀党员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的党员存在素质不适应的问题,能力平庸、本领平常、业绩平平,党员不如群众的现象并非个别。做一个合格党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锤炼过硬真本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群体,在群众中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如果我们党员和党员群体的本领和水平比一般群众还差,就不可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尊敬。

 观看榜样观后感支月英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让乡亲们荷包里有钱的“退休县官”罗官章、在深山播撒希望的支教老师支月英、为人民绽放的“警界之花”李贝、甘愿牺牲奉献永远为党争光的苗振水、“工人院士”李万君……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

 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家庭兴盛的关键,是国家繁荣的源力,是社会延续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家庭兴,青少年强则国家雄,青少年强则社会昌。青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对于家庭、国家、社会影响甚大,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养。做为青年一代,观看《榜样》后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当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轻的资本当成挥霍的本钱。在学习上敷于表面,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不能静下心来刻苦专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迟到早退,工作期间玩游戏、逛淘宝、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有甚者把学校里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回家里让父母帮忙洗。以上这些年轻人正是缺少对优秀榜样的学习和认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设美丽强国的使命担当?《榜样》无疑是激发青年人奋进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这些“榜样”成为青年一代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拓创新,大国工匠为 “中国梦”提速,李万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学习;扎根深山,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继承;甘为带路人,让党员有个流动的家,苗振水的情怀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让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镜子”,放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小康社会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用榜样的力

 量为青年“护航”,让更多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工匠精神”干好岗位工作,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榜样观后感支月英

  “信念”被罗官章的双手紧紧攥住,他带领深山百姓走上致富路;“奉献”是支月英的人生写照,她的双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坚守”是李万君朴素的匠人精神,手握焊枪和党员的坚定,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的奇迹…… “什么是共产党员?是奉献一生的伟大革命情怀,是坚守深山的点滴感动,是锐意创新的工匠精神,是不惧艰险的勇往直前,是奋勇争先的责任担当……”团安徽省委办公室胡文静告诉记者:“作为青年团干部,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为社会注入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做好青年人的榜样引领。”

 广西自治区凤山县志愿者刘富城同样讲述了他的思考:“共产党是什么,我想起了 80 年前红军长征中‘半床棉被’的故事。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也是普通人群的一员,他们在普通的岗位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畏苦难,心中坚定信念,工作中无私奉献。” 陆璐是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之一,前往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已经将近三个月。刚走进三都县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的时候,手语不熟练的她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时只能傻笑,换来的是孩子们的

 失望。

 “看到这样的他们,回想自己的初心,我发现作为他们老师的我是多么的不称职。”很快,陆璐通过不断的练习已经可以和孩子们做游戏,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支月英老师说,自己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泥洋山脊上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了三十五个春秋。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三十五个春秋,她的事迹让我动容,更让我反思自己的初心在青春最美的日子里,用心守护每一朵花开。” 明年,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即将踏上征程,奔赴祖国西部。孙佳祺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了才可能有希望’,支月英老师的这句话我铭记在心。也许我们不会奉献出一辈子扎根西部,但是爱心的火苗会在心中一直不灭,理想的旗帜会在心中屹立不倒。”

篇四:支教事迹观后感

012 年寻找乡 村最美教师》 观后感

 龚燕波:

 观看了这个节目后, 让我们看到了 中国乡 村教师最美的一面, 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 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希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 我们看到了“最美乡 村教师” 的坚持和责任, 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

 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 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 孩子的明天,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

 因为心中有信念、 有理想, 他们甘受清贫、 病痛而无怨无悔。

 正是有许许多多这些默默无闻耕耘在中国乡 村教育事业中的教师, 大山深处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才有了飞向未来理想的翅膀。

  胡娜:

 那些乡 村教师, 他们扎根农村, 不求任何回报, 只求每个怀揣梦想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成就自己。

 几十年来, 他们教出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出去成了社会的栋梁, 可是他们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守。

 用他们的话说:

 他们的一生已经离不开了这些孩子。

 只要有一颗童心, 只要有一份挚爱, 只要有一种情怀, 就能浇灌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感谢最美乡 村教师带给我和老师们的感动和收获, 我更敬重守候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普普通通的乡 村教师, 他们默默无闻, 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甘为人梯, 他们和登上领奖台的 10 位最美乡 村教师和最美团队一样美丽。

  吴微珍:

 在这些最美乡 村教师身上, 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徐德光,三十七年如一日, 一匹白龙马, 一双残损的手, 一条砍出来的山路, 就这样, 用自己全部的爱告诉我们什么叫奉献。

 宋玉刚, 一个汉族青年, 扎根高原, 五年里无暇看望年事已高的双亲, 为的只是学校的学生; 邓丽, 一个来自大山又回归农村的女教师。

 。

 。

 。

 。

 。

 我想他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想的就是孩子们, 学生的一切无不牵动他们的内心, 爱就是他们的原动力。让我们也由衷热爱我们的学生吧, 让我们也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吧, 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真善美, 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每一天。

  缪红亚:

 我深深地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中国竟然有这样一群美丽教师真实地存在, 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真正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照亮了那一群人的人生。

 跟那些美丽的人比较, 反观自己是多么的丑陋啊!我连一个人的命运也无法改变?

  苗宏:

 假如这次没看过《这段寻找乡 村最美教师》 , 或许忘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群闪着金光的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在偏僻海岛、 农村地区。

 影片中最美教师他们朴实无华、无私奉献、 不求名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我。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以他们和实际工作中杰出、 优秀的教师为榜样, 在平凡中体现不平凡。

  周剑挺:

 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朴实的坚守, 镜头下他们略显腼腆的憨笑中, 带给我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他们平凡的个人行为却为我们这个行业的不平凡带来了最好的诠释, 我, 身为其中的一员, 对他们, 心中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 暖暖的秋阳知时节, 圆圆的明月庆团圆, 涌上我心头的除了节日的惬意就是感恩, 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同事……, 感恩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与我们相伴的许许多多。

 顺捎上我对大家美好的祝福与祝愿, 身体健康, 家人平安, 工作顺心, 生活开心。

  郑敏君:

 因为平凡, 才显伟大, 因为平凡, 才最感人。

  俞吉夫:

 平凡中体现价值, 平常中体现最美。

 越是平常的美, 越是触动心灵, 如同春雨, 润物无声。

 大爱无言, 信仰无声。

 这些最美丽的人让我感动。

 这群最美的人, 他们对学生的宽广关爱, 对教育的崇高信仰, 对教学的无私奉献, 对事业的执著

 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拥有奉献、 执著、 爱心的老师。

  孙小红:

 视频网上有吗?我们没有看呀。

 感动了这么多特区的老师, 是否也能感动特区的学生呢?感动之后我们该思考什么呢?

  孙春儿:

 “最美的乡 村教师” 让我们感动的不止是品德, 而是一种精神。

 像宋玉刚、 邓丽等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 尽自己所能教书育人, 从本职工作做起, 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成才。

  徐舟娣:

 我看了最美乡 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后, 心灵真的受到极大的震撼, 既为那些贫苦山区的孩子感到心痛, 也为那些平凡的教师在贫困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所深深感动!

 国家需要这样的教师 , 而我们的这些老师跟孩子们更需要国家的关怀!

 愿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富强, 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更加幸福!

  王春玲:

 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 村教师》 很感动, 心灵受到了震撼。

 他们对教学的无私奉献, 对事业的执著乃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在,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以苦为乐、 孜孜不倦地授业解惑; 竭尽自己所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徐豪壮:

 看完《2012寻找乡 村最美教师》 视频, 在感动、 流泪之余, 我不仅深思:

 建国六十三年了, 祖国在飞速发展, 但仍有众多乡 村没有公路, 没有校舍, 没有合格的人民教师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如果东西结对, 南北相融, 一个城市结对一个乡 村, 一个国企修建一所村校或一条道路, 六十三年, 我们还有这样的乡 村, 这样的教育吗?

 大山的孩子梦想着长大后走出大山, 正如这里的小岛居民梦想着飞出小岛, 教师千方百计想调进城区, 这不是我们的教育、 社会价值导向出了问题? 如果孩子们都出来了, 那么小岛、 大山的人们生存环境不是更不幸了吗, 老人们的生活更不是没了希望? 为什么我们的教

 育不鼓励孩子走出家乡 后再回到家乡 作贡献呢? 假如大山里的孩子都回到家乡 反哺家乡 , 大山还会如此贫穷吗? 想的更远一些, 留学在外的华人们, 有多少回到了祖国?

 乡 村的美丽, 教师的美丽,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 均衡化教育, 均衡化发展,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但愿数年后, 不要再现那些让人悲摧的、 令人扼腕的画面, 而是国富民强、 安居乐业的盛世图景。

  张海红:

 那天我们在观看《寻找最美乡 村教师》 视频时, 我相信我们有很多同仁都在流泪, 为什么流泪, 为真情的感动而流泪, 为物质相对匮乏的环境下, 美德无限的彰显而流泪, 为平凡中的伟大而流泪!

 我们不能否认很多事实, 中国有些地方仍很贫穷, 很闭塞。

 而在这些物质相对匮乏的地区, 却找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教师。

 他们以自身的榜样竖起了美德的丰碑, 造福了一方的孩子,更甚者也能使孩子成为灵魂的强者。

  于此相比, 我们应该感恩和知足。

 为师者, 至少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在平凡中成就伟大的教师。

 但与最美乡 村教师比较, 整体上我们似乎更有条件做得更好。

 尤其是更需要教师人性的彰显, 以美德的力量, 去引领和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们的物质更为富有, 但有时精神却会略显贫瘠。

 套用余秋雨的话:

 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 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 物质和精神总是对立, 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所以, 我期待我们的教育在道德的彰显上, 更有力量和成绩。

  庄杰:

 最美的乡 村教师自然让人感动, 经过央视的包装和精心剪辑, 不感动你才怪, 但中国人除了奉献流泪还能干啥, 如果这种故事发生在相对发达的国家, 那些人们估计不是流泪, 而是化悲痛为力量, 起来游行示威, 给政府施加压力了。

 各级政府的行政不作为, 对教育投入的匮乏,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家的贫穷, 腐败的官僚体制和落后的社会保障机制。

 钓鱼岛纷争不断, 台湾又在修改教科书, 可我们却只能费点口水, 自我叫嚣, 可怜的是人家连一点口水也不跟你浪费, 说都懒得跟你说, 你又能怎样了。

 十八大要开了, 国人又可以阿 Q 一下了。。。。

  张海英:

 首先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其次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还感动于他们对学生最真诚的爱。

 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向“最美教师” 学习, 不为名, 不为利, 心中只装着学生。

  吕大海:

 乡 村教师们的坚守, 照亮的不仅是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坚守给我们社会、 给很多人贡献的另一种奋斗的价值标准; 他们的坚守超越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 展现的是一种崇高境界和操守。

 心中有爱, 生活就是富足的, 工作就是愉快的,人生就是美丽的, 事业就是有成的。

 活着, 就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顾军:

 今也没有想到怎么去评价这样一个节目的是非, 但就在我刚要写感想的时候, 在网上发现了这样一段微博, 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转发权当各位茶余饭后之笑料吧:

 中国一位高官访问美国。

 被学者劳斯当面问道:

 我很不理解你们中国政府, 我 68 岁了,走了 96 个国家, 没见过像你们这样搞的!

 中国还有一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还有 90 万山区小孩没学上, 还有 150 万乞丐这些问题你们不解决, 每年却向外国支援几千亿, 难道民众在你们眼中不是人吗? 援助的都成了仇敌。

 值得吗?

  朱玲:

 他们,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却用行动抒写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他们, 没有什么信誓旦旦, 却秉承着“不误人子弟” 的宗旨; 他们不会说漂亮话, 不会干面子事, 更不会八面玲珑,却用忠诚与硕果诠释着一个普通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

 向他们学习, 向他们致敬!

 胡飞珍:

 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 村教师》 ,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听着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事迹, 我热泪盈眶, 心灵得到了洗涤, 内心受到了震撼。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 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

 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章立早: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寻找最美乡 村教师》 , 其中都是普普通通, 平平常常的老师, 他们身在偏远的山区, 过着清贫的生活, 拿着和他们付出极不相称工资, 却担负着世界上净化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和身处优厚条件的某些人相比, 不得不令人深思呀!

  章旭:

 对于最美乡 村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年一度的寻找, 而是时刻的关注, 不是让乡

 村教师只是成为人们流泪感动的载体, 而是成为一份普通的有人愿意去从事的职业。

 这样才是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 才是在大山、 草原、 祖国的角角落落的孩子的教育的出路。

 不要让感动只是成为年度的节目, 愿伟大的祖国是乡 村教育者坚强的后盾。

 吕碧文:

 《寻找最美乡 村教师》 呈现给大家的是成千上万淳朴乡 村教师的缩影, 相信 所有领略他们风采的人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些感动, 更重要的是思考那些泥土芬芳 般的人格魅力和阳光般的温暖是如何渗透进孩子们的心灵。

 喜欢高原小学邓莉老师的笑容,喜欢志愿者的执着和无私的奉献——教书育人, 让阳光照耀孩子们的心海!

  徐敏敏:

 在学校看了一点《寻找最美的乡 村教师》 后, 不禁在家里把它看完。

 真的, 看好感到他们是最美乡 村教师, 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那样感人, 他们的确因播种光明而美丽!

 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真正含义, 他们是我心中真正的无名英雄。

 宋玉刚, 一位西藏山区的汉族乡 村小学教师, 如同"班公柳"般朴实平凡, 深深扎根雪域高原。

 他把1 3 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

 说藏语、 吃糌粑, 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 。

 恶劣的环境, 艰苦的生活都未能动摇他扎根西藏的决心, 他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体里。

 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热爱民族教育工作, 他的这种执着、 静默、 奉献、 坚守值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

 刘希章, 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农民,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凭借顽强的毅力站在讲台上, 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就是这样一位多次获得表彰的普通代课教师, 中国共产党党员, 拿着微薄的薪水, 养活着一个多人残疾的家庭, 其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还有那“收破烂儿” 的土家族女教师陈银玉, 她独自坚守在大山深处一所破败的小学里, 教书育人 30 年。

 她虽然身为教师, 却利用课后或者周末的时间, 背上背篓,

 走村串寨, 捡拾垃圾, 借“收破烂儿” 养家糊口, 接济贫困学生。

 陈银玉说:

 “垃圾是脏的,但是通过捡垃圾得来的钱是绝对干净的, 是可以养家糊口的, 是可以用来教书育人的, 是可以接济贫困学生的。

 再苦再累再委屈, 我也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 因为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 多么感人的话语, 多么美丽的心灵, 她用自己的执着为多少孩子铺就了一条通向理想的道路, 多么可爱又可敬的乡 村女教师。

 还有安和利、 钱哇玛尚、 韩春玲…… 他们用自己的执着与生命诠释着美丽, 诠释着大爱,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和他们相比,我们的教学条件太优越了, 我们应秉承他们的精神, 做真正的教育者, 和他们一样, 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一生。

  官美金:

 国庆前,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最美乡 村教师” 的感人事迹, 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聆听着他们感人的事迹, 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一名教师的美丽人生,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

 宋玉刚, 一位为西藏高原奉献了十三年青春的普通的汉族乡 村教师。

 他学说藏语, 融入藏民生活, 并将自己的家安在了雪域高原, 成为了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

 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 他毅然选择了坚...

篇五:支教事迹观后感

优选黄文秀事迹观后感范文 5 篇 心怀信仰成就青春芳华

 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关于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小编精心整理了以下优秀范文。

 【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

 在政治上信念坚定,在学习中刻苦努力,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自治区党委日前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活动。连日来,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在我校青年学生中引发强烈反响。6 月 25 日下午,在雁山校区创业园,校团委全体干部、应届毕业的校级学生组织代表近百人围绕“学习扎根乡土第一书记黄文秀精神”主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校级学生组织学生骨干欢送会。

 会上,全体成员观看黄文秀事迹报道,学生干部们深受感动并纷纷表示,在未来人生路上将发扬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书写青春奋斗的新篇章。

 校团委主要负责人对学生干部们的辛勤付出予以肯定,分享自己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结合观看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精神的感受,勉励同学们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学生干部要奋勇争先、主动作为,做到“六个学会”:一是学会主动思考,提升谋划顶层设计的能力;二是学会主动回应,提升跟踪落实反馈的能力;三是学会主动学习,提升模仿借鉴转化的能力;四是学会主动创新,提升锐意守正创新的能力;五是学会主动挑刺,提升精益求精的工匠能力;六是学会主动释怀,提升抗压防挫拒变的能力。

 校团委学生副书记余向昀同学表示,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每

 一个青年学子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将自己投入到祖国伟大建设当中去。

 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述绍同学表示,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彬彬同学表示,看完黄文秀的视频,我感慨万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用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文秀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她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祖国奉献自我的青春力量。

 音乐学院 2015 级音乐表演专业王鹏同学表示,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刘明晟同学表示,今天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极为感动且备受鼓舞。在此向扶贫先锋致敬,向第一书记致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投身西部热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计划,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扎根西部,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扶贫工作,让国家放心、人民幸福,

 是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黄刚同学表示,学习黄文秀的事迹后,了解到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让我回忆起去年暑假跟随资源瓜里乡义林村第一书记在乡间地头跋涉,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当地群众交流,协助降准扶贫工作的生活。对于基层,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奔赴龙胜、全州、资源贫困山区参与为期将近一月的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道路不简单,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青春。今年六月,大学四年生活结束后,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

 【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

 作为同龄人,深深的被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动,那份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担当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告诫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情怀的科技工作者,牢记母校的教诲、不忘榜样的力量。刘岩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关于本次学习的一些收获和心得:她嘱咐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个人身体健康、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技能,特别是将我们的地学、环境等专业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追求。2016 级博士班班长谢青琰同学也被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动。

 一是“学习榜样的力量”。李老师说到,黄文秀同志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始终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花季虽短、馨香永存。并嘱咐我们作为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变化专业的学者,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心系祖国的青山绿水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所学所获运用到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去,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于祖国和社会,造福人民。

 二是“践行科学的人生”。李老师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勤学善思这一在校园学习中掌握的本领,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李老师强调,要用科学的思维启迪未来。健康是 1,其余皆为 0,没有健康的体魄作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科学合理的生活需要学会缓解工作压力,加强身体锻炼,远离疾病。

 三是“坚定传承的信心”。李老师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师范大学历经风雨百十余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像黄文秀同志这样优秀的人才,他们奋战在祖

 国的各条战线上,发光发热、为母校争光。我们要传承发扬这些优良的品质和宝贵的精神,信心坚定、责无旁贷的接过接力棒并为之努力奋斗。

 【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

 6 月 16 日 21 时至 17 日凌晨 5 时,广西百色凌云县出现暴雨,引发多处山洪、塌方,多人失联。其中,就包括百色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16 日晚,她乘车从百色回乐业,山洪冲走了她搭乘的车。出事前,她还传回了受灾现场的视频。(6 月 21日,北京青年报)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脱贫干部。脱贫干部是引路人,更是贫困地区的父母官。然而一场暴雨,将这一切改变了。年仅 30 岁的黄文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生命定格在了广西百色这个贫困地区,没有来得及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来得及享受自己的繁华人生,黄文秀就在基层扶贫工作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点的临近,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所剩贫困地区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要想不让一人一户在扶贫路上掉队,就必须注重精准发力,把底数摸清,把账算清,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资金投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扎扎实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黄文秀作为村里首位女书记,刚开始村民不认为她可以带领大家脱贫。村民们不愿与黄文秀深聊,黄文秀心里也憋屈。但是黄文秀就是要一步步获得群众的认可,

 她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忙扫院子,贫困户不让她进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一边帮忙干农活一边聊天。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黄文秀就摸清了全村概况:百坭村共有 472 户 2068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195 户 883 人,2017 年未脱贫为 154 户 691 人,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时间久了,村民们开始慢慢接受这个第一书记。于是她成为了贫困户眼中难缠的“第一书记。”向村里的老支书请教后,黄文秀决定先跟村民们熟悉起来。

 人民的好干部,百色的好女儿黄文秀走了,无情的洪水可以带走她年轻的生命,但是带不走她的精神。在黄文秀这种不怕牺牲、不辞辛劳的脱贫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4】

 学榜样,守初心,担使命,连日来,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大力开展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活动,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守正创新,扎实奋斗,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心系人民、认真履职的精神与品格,为区直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党员干部群众树立了标杆和榜样。连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大力开展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楷模精神,传递榜样力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七一”专题党课中,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黄文秀同志扎根乡土、真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积极领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和担当,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合格党员和改革创新、担当实干的新时代文旅人。

 广西文化信息中心党员李芝表示,黄文秀同志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敢于担当作为,要以她为榜样,找准自己干事创业的坐标。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推动我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自治区文联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学楷模、谈体会。作家、诗人石才夫创作的诗歌《一滴水回到河流》,在“永远的初心·黄文秀”——八桂楷模发布仪式上朗诵,为大家还原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形象,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自治区文联驻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第一书记吴小刚说:“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失去了一名如此优秀的队友,相信在扶贫第一线,还有很多像黄文秀这样热血付出又默默无闻的好同志,要关心他们,让他们安心奋斗在扶贫第一线。”我区文艺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要主动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书写脱贫攻坚故事、传播广西经验,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

 自治区广电局积极号召全区广电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黄文秀同志的事迹,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查找差距,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建设“壮美广西·智慧广电”,为引导广电创作出“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谱写新时代广电人的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广大干部职工无不为文秀同志满怀对党忠诚和为民情怀,风雨兼程毅然踏上“心中的长征”的感人事迹而动容,纷纷表示要学习她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的优秀共产党员精神。局党组决定要加大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并马上部署组织拍摄宣传黄文秀同志相关事迹的微纪录片,计划通过电视及互联网平台播出。

 黄文秀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上下引发了强烈反响。6 月 28 日,集团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会议。大家结合实际谈感受。担任过贫困村“第一书记”的“80 后”干部,广西演艺集团党委委员费强认为,我们学习文秀书记,就是要汲取她知重负重、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将自己锤炼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将。党员曾令荣说,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黄文秀同志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俯下身去,沉下心来,深入感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致敬英雄初心,牢记奋斗使命,讲好广西故事,广西人民出版社与广西日报社把主题教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合作策划推出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道集,鼓励更多人向这位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学习,传递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

 2019 年 6 月 29 日上午,我荣幸地作为观众于现场观看了央视“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发布会。在了解黄文秀师姐的伟大事迹后,我被师姐的坚毅与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师姐牢记“吃水不...

篇六:支教事迹观后感

援疆支教教师事迹心得体会

  上周日下午,我有幸到建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许昌市教育系统“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的师德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七位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上了一节师德课。

  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鄢陵县一高的援疆教师陈景成老师。陈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远千里到新疆哈密第 13 师黄田农场学校进行支教。在支教期间,陈老师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更是克服了恶劣的生活条件,两次留在新疆进行支教工作。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陈老师的座右铭:

  爱天、爱地、爱地理!诗经地理。

  教书、教人、教栋梁!楚辞中华。

  其实这也是陈老师在新疆支教生活的真实写照。学校没有地理老师,学生上不了地理课,陈老师自己教,并主动教会当地一名新疆老师如何上好地理课。学生汉语水平不高,陈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资源教学生学习汉语。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老师因为不能到学校工作心急如焚,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网络将所有先进的防疫知识和物品不远千里送到边疆。听到这些时,我被陈老师那份师者的无私之心深深感动着。我想到在我们建安区实小哪一个老师不是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们的事情,哪个老师不是呕心沥血?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无私奉献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那份无私的师者之心深深感动着我。

  这次学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鞭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向这些师德标兵们学习,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为建区实验小学的美好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七:支教事迹观后感

一名城乡交流的音乐老师,李凌到临社小学转眼已过两年半。

  可以说,这两年半也是从事教育事业以来最辛苦的时期,因为农村的孩子都是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与城市孩子相比往往会更加拘谨和不自信,况且孩子们也没有任何的歌唱系统学习和舞蹈基本功,但是她认为农村的孩子也同样可以拥有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她和另一位音乐老师每天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清晨 7:40 开始排练,中午一点开始排练,下午下班继续排练到 18:00才休息,身体一度不适但孩子们的积极努力让她们继续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的舞蹈《战旗》参加“叠彩桂花香”比赛获一等奖,参加桂林市“漓江之声”比赛获一等奖,节目还被桂林市选送到参加广西艺术展演比赛,学校的合唱队参加桂林市“童声合唱节”获二等奖,是唯一一所位居前 10 名的农村学校,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真的很不容易,舞蹈和合唱都是临社小学的历史突破。相信付出总有收获,孩子们从训练中所获得的能量一定会是一辈子收益的。

  教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比如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她依然风雨支无阻。她说音乐教师这份职业给了她美的享受,给了她生命的激情!今后,还会一如既往用美的音符去感染更多的孩子,希望通过她的努力,能够架起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实现均衡教育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篇八:支教事迹观后感

19 时代楷模黄文秀感人事迹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

 9 2019 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学习

  6 月 16 日上午 9 时至 17 日凌晨 5 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黄文秀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6 月 24 日,光明日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呼唤党员干部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

 ‚一位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

 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众的落后’,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我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更是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不得,畏手畏脚怕出错而不做事要不得,纸上谈兵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调研要不得,‚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更要不得。我们肩上担负着使命、责任、信仰、人民群众的期望而负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满布,或许有过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但又何足无惧,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时间与空间,当一个党员干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而追求‚大我‛,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便可以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时代呼唤青年一代的担当。现在很多青年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两代人给他们搭建起的‚温室‛里,对于人生的规划可能更多的在于实现自我。因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在少年时代就树立起来的宏伟志向、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黄文秀身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没有贪恋大都市的繁华,没有衡量个人的得失而选择一条可能更开阔、更安逸的道路,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笔者认为,黄文秀事迹也应该宣传到更多的学校、更多青年学生

 的视线,不是说简单的鼓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工作,而是为了引导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是要他们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理想,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由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9 2019 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心得

  一个名字,越来越让人们熟悉;一些事迹,越来越让人们感动。这个人就是黄文秀。2019 年 6 月 17 日凌晨,时任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在返回驻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 30 岁的宝贵生命。

  生命虽短暂,光华却璀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初心源自信仰,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黄文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生动地诠释了催人奋进的担当和奉献精神,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初心使命是不变的誓言。誓言意味着承诺,一次承诺,一生践行。‚我是一名党员,是来自百色革命老区的壮家儿女,将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这是黄文秀的诤诤誓言。黄文秀把誓言刻于

 心、践于行,她从贫苦人民中来,又回到贫苦人民中去,矢志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认真履行报效国家、建设家乡的承诺。黄文秀用坚守誓言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理想信念,始终朝着入党志愿指向的梦想和目标坚定地前进。

  初心使命是应尽的责任。责任如炬,照亮前行的路。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岗位‛,就意味责任在肩,就要将‚责任心‛固牢。黄文秀任百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始终牢记脱贫攻坚的责任,为脱贫攻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她埋头苦干,带领 88 户 418 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 20%以上。黄文秀以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把责任和担当体现在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担好责、尽好职。

  初心使命是崇高的事业。强烈的责任心来自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贞,是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思想保证。黄文秀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她顾大家舍小家,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没有时间照顾残疾母亲和重病父亲,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黄文秀用不断强化事业心、始终保持进取心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坚持百

 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追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心不改,使命如一,青春无悔。黄文秀不愧为新时代的光辉典范、青年楷模,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9 2019 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体会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你赋予的力量,再艰难的道路,我们继续着征程……‛最近,在广西百色市,许多人都在动情地传唱着这首名为《力量》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为哀悼因公殉职的黄文秀所作。(7月 1 日,人民日报)

  对于百坭村的村民来说,黄文秀这个名字饱含深情:北师大硕士毕业的女娃娃,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让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从 22.88%降至 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村集体经济项目增收翻倍。习近平总书记称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从革命老区走出来,又投身于贫困山区建设,面对险情,朝着受灾群众方向笃定前行,强降雨引发的山洪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这是一位以生命赴使命的共产党人,她以无悔青春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与担当,践行了入党时的

 誓言。纵观历史,‚逆行‛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革命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负重‚逆行‛;灾害第一现场,党共产党员率先驰援;灾情最重的地方,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正是这些‚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在砥砺前行中亮起了党旗,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 逆‛的是环境险情,书写的是时代命题。有人说农村是‚3 亿人离家的世界‛,黄文秀却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青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绽放芳华。面对的恶劣的天气,她选择做风雨中坚定的‚逆行‛者,‚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黄文秀的初心,朴实而坚定,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

  ‚行‛的是英勇无畏,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回顾 2018 年3 月刚上任时受到的挫折,黄文秀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她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新的长征‛,从‚新手‛到‚熟路‛,面对险阻从未退缩,也不曾放弃。如何寻找扶贫最佳路径,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考验的是党员干部克难攻坚的智慧,检验的是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越是紧迫,越要实干,越是困难,越要突围。

 ‚冲‛的是大爱大义,擦亮的是先锋底色。‚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己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黄文秀决口不提家庭困难,毅然投身到最艰苦、最偏远的乡村山野。即使是在陪护父亲做完肝癌手术不久,仍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连夜冒雨也要返回岗位。她像一名战士冲锋在前,将火热的青春化作号角,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砥砺前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这条脱贫攻坚的‚长征‛路与初心永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读懂‚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9 2019 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总结

  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每一个青年学子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将自己投入到祖国伟大建设当中去。

 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看完黄文秀的视频,我感慨万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用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文秀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她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祖国奉献自我的青春力量。

  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

 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刘明晟同学表示,今天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极为感动且备受鼓舞。在此向扶贫先锋致敬,向第一书记致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投身西部热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计划,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扎根西部,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扶贫工作,让国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学习黄文秀的事迹后,了解到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让我回忆起去年暑假跟随资源瓜里乡义林村第一书记在乡间地头跋涉,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当地群众交流,协助降准扶贫工作的生活。对于基层,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奔赴龙胜、

 全州、资源贫困山区参与为期将近一月的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道路不简单,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青春。今年六月,大学四年生活结束后,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

  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

推荐访问:支教事迹观后感 观后感 事迹 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