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摘要:实验教学是组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统一使实验教学作用凸显,延伸了组织学的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适应模块教学的需要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组织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3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206-02 组织学在医学学科教育中承上启下,其上承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下衔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其研究内容为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主要通过显微技术在机体的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1]。组织学的教学分为理论与实验两部分: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的讲授;实验教学借助显微镜准确识别组织、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组织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时占总学时的近二分之一,通过实验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枯燥的理论内容;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近几年我们学院推行模块教学课程改革,其教学打破了原有学科壁垒,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将具有关联的基础学科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各学科围绕一个器官系统讲授,从大体结构、微观结构到生理功能、病理改变、药理作用,形成一个“器官系统”的整体性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应对现实的综合问题[2,3]。模块化教学体系中的组织学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发生相应改变,以适应模块教学的要求。根据近两年模块教学实践,我们概括总结了模块教学体系中组织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一、模块化教学体系促进组织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更为统一

以往组织学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课程安排延后于理论课,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验证。原教学安排以大班为单位讲授理论,小班讲授实验课;教学内容以一系统为一课程;实验课授课方式为先复习理论要点并示教,再进入实验观察。模块课程体系中组织学全部安排小班授课,实验课程融合于理论课之中,理论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进行;教学内容中减少生理功能介绍。理论与实验内容衔接细致到章节内某个器官、组织或细胞;知识点讲授完,直接进入实验观察,把平面知识变成立体图像,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授消化系统时,传统的课程安排是食管、胃、小肠、大肠全部理论讲授之后,进入实验标本观察;而模块式授课在讲授完消化的基本结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低倍镜下初步观察消化管各段典型切片,理解消化管管壁四层结构的知识点;随后进行食管的理论教授,紧跟其后为食管切片观察,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食管与胃贲门交界处的切片,进而引入下一消化器官胃的理论讲解。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验观察交叉讲授的方式,用形象的、直观的实习切片观察辅助验证理论知识,文字与图像结合,加强理解记忆。简而言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集中于组织结构的学习,教学内容内减少了生理相关知识讲授;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使实验课效果突显。

二、模块化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样化

现阶段医学学科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在教学中引入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实验教学[4]。传统的组织学理论教学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但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主要是镜下观察验证理论知识,教学开展灵活,一些改革尝试主要应用于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技术[5,6]。模块课程体系中实验与理论的同步进行,便于教师采用互动式、启发式、问答式等多手段开展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如在消化系统模块肝脏部分,教师可先由学生显微镜观察肝脏切片,引导学生从肝细胞形态、分布、肝细胞之间、肝小叶之间等方面回答问题,归纳肝小叶的结构,总结肝脏的结构特点,这样由实验教学引入理论教学,再由电镜图片补充微细结构,强化学生理解。模块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思考、分析,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理论授课多选取典型性结构,但实践教学中教学标本存在来源、取材、染色等制作过程的差异,同时单一张切片不能呈现器官、组织的空间结构。模块教学中借助于数码互动技术在教师-学生之间,学生-学生之间共享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标本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全班共享观察结果,不仅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增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贯穿于模块教学始终,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实施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探索[7,8],模块教学中知识应用时效性促进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开展。模块教学体系中各系统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药理作用等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学生在学习组织学形态之后直接进入生理功能学习,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得以很好的展现,学到的知识得以及时应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生理、病理等内容后易返回组织学观察对比正常组织结构,使组织学学习延伸于整个模块中。如在炎症学习时,致炎因子的不同,渗出的白细胞也不同。学生可返回组织学实验中观察白细胞的种类形态,继而记忆葡萄球菌、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的疾病特点。模块教学使学生及时应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而后续学习涉及到形态结构的,一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温故、加深理解;二发现问题及时在实验室得到指导与解决。同时系统化、一体化的知识体系使组织学实验与其他学科实验联系紧密,渗透到到其他学科的设计性实验,教师在组织学实验方面给学生指导,制定完善的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四、模块教学促进组织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

组织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点学习效果考察的重要部分,而且实验考试方式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9,10]。传统的实验考试是学生对显微镜下标本观察,回答问题。此种形式弊端之一是考试切片数量有限,内容局限;之二是考试时间过长,考题易漏出。尽管近年来随着数码显微互动中心的建立,显微图片库扩大了考试内容,考试容易进行,但学生依赖于电脑,局限于数码摄像转换到屏幕的较小视野,背诵图片,对学生显微镜的操作考察不易进行,对组织形态结构的掌握不全面。

近两年,我们在模块教学改革中对实验考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加大平时实验课考核力度,进行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原则。考核方式包括两部分:第一,平时考核:利用数码显微镜的拍摄功能,学生对实验课显微镜观察的视野拍照存于电脑,上传至教师电脑,根据其观察结构层次与标识,考核其理解程度及显微镜操作。第二,最终考核:包括两部分:实验考试题库考核学生知识点;现场观察考察学生显微操作,在一定时间内调整显微镜,在不同视野下观察结构、拍照,回答相关器官、组织的结构特点,上传至教师电脑。即通过知识点记忆与显微操作相结合进行最终实验考试。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上课认真观察,提高观察效率和准确率,而且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在实验课引入激励措施:在实验课观察获得的优秀图片,一可以填充到考试题库,二在学期结束经汇总、挑选制成实验图册展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积极性[11]。

此外,鉴于模块课程体系按系统分阶段授课,各模块组织学实验统一期末考核,考核内容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人体结构特点,整合组织学的知识点。

五、总结与展望

模块课程体系中组织学实验教学作用更突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教学方式更灵活,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扩展;但模块教学中理论与实验的融合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教学进度更细致,章节内容截点分断更合理,前后衔接连贯。同时与其他学科学习内容的先后、内容的关联性、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实验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加大探究性、创新性的实验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司道文,张宇新,杨林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三步走”的改革探索及设想[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4):2238-2240.

[3]蔡绍先,陈玮莹,张锦堃等.医学新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7-9.

[4]龚文涛,唐秋莎,李新荣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72-174.

[5]曹译心,赵宏贤,韩艺.互动式教学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124-125.

[6]陈小艳.组织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3):118-119.

[7]胡敏.论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科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222-223.

[8]范蓉,黄巍,陈青,等.组织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116-118.

[9]宋芳,赵紫薇,陈晶,等.利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室进行组织学实验考试改革[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2):123-124.

[10]孙长滨.新教学模式下组织学实验考核权重与内涵变革的探索[J].解剖科学进展,2014,20(2):192-193.

[11]戴亦军,何伟,袁生等.模块化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9):1809-1816.

推荐访问:组织学 模块化 实验教学 体会 实践